“西風蘆葦護荒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風蘆葦護荒祠”全詩
忠謀任起奸邪忌,感泣寧無士卒思。
落日桑榆存舊跡,西風蘆葦護荒祠。
忠宣流落何遺恨,留是良方與后醫。
分類: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陸宣公祠》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陸宣公祠》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陸宣公祠的景象和主人公陸宣公的忠誠和遺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凜凜清規百世師,
功名僅見奉天時。
忠謀任起奸邪忌,
感泣寧無士卒思。
這首詩開頭寫道,陸宣公祠莊嚴肅穆,是一代代學者的楷模和榜樣。陸宣公一生功名顯赫,但只有在奉天之時才得到了一定的榮耀。他堅守忠誠,為國家謀劃,但卻因為忠誠而引起了奸邪之人的嫉妒和排擠。這讓他感到悲傷,但他的忠誠不曾動搖士卒的心思。
落日桑榆存舊跡,
西風蘆葦護荒祠。
忠宣流落何遺恨,
留是良方與后醫。
接下來,詩詞描繪了陸宣公祠的景象。夕陽西下,投射出祠堂的影子,留下了陸宣公曾經留下的痕跡。西風吹拂著蘆葦,仿佛在保護著這座荒廢的祠堂。詩人表達了陸宣公流落他鄉的遺憾和憤怒,但他的忠誠精神和治病救人的良方卻一直留存于世。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陸宣公祠的景象,表達了陸宣公忠誠無私的品質和他在世時受到的忌妒和冷遇。詩人通過描寫夕陽、蘆葦等自然景物,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詩詞莊重肅穆,表達了對忠誠和公正的贊美,以及對陸宣公忠誠精神的敬仰和懷念。
請注意,以上是我根據對該詩詞的理解所提供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因為我無法輸出原始文本。對于這首詩詞的完整內容和更多的細節,你可以參考相關的文獻或資源。
“西風蘆葦護荒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xuān gōng cí
陸宣公祠
lǐn lǐn qīng guī bǎi shì shī, gōng míng jǐn jiàn fèng tiān shí.
凜凜清規百世師,功名僅見奉天時。
zhōng móu rèn qǐ jiān xié jì, gǎn qì níng wú shì zú sī.
忠謀任起奸邪忌,感泣寧無士卒思。
luò rì sāng yú cún jiù jī, xī fēng lú wěi hù huāng cí.
落日桑榆存舊跡,西風蘆葦護荒祠。
zhōng xuān liú luò hé yí hèn, liú shì liáng fāng yǔ hòu yī.
忠宣流落何遺恨,留是良方與后醫。
“西風蘆葦護荒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