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病久聲嘶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僧病久聲嘶喝”全詩
莫嫌兩手漸拘攣,曾把御前供奉鈸。
分類:
《龍井道中雜紀》周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井道中雜紀》是宋代周弼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一位老僧的景象和心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僧病久聲嘶喝,
屢說紫衣勝短褐。
莫嫌兩手漸拘攣,
曾把御前供奉鈸。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一位長時間患病的老僧為主題,通過對老僧身體和內心的描寫,表達了對禪宗修行和生活境遇的思考和體悟。
首句"老僧病久聲嘶喝",描繪了老僧因病久嘶喝的情景。這句以病聲嘶喝作為切入點,表現出老僧身體的病痛和虛弱。聲音嘶喝的情態也暗示了老僧內心的焦躁和苦悶。
第二句"屢說紫衣勝短褐",表達了老僧對禪宗修行和僧袍的思考。紫衣和短褐是兩種不同的僧袍顏色,紫衣象征高僧地位,而短褐則象征普通僧侶。老僧屢次提及紫衣,意味著他對高僧地位的向往和渴望,認為紫衣勝過普通的短褐僧袍。
第三句"莫嫌兩手漸拘攣",表明老僧雖然雙手逐漸變得拘攣,但他不應該因此而埋怨或抱怨。這句話傳遞了一種淡定和坦然的心態,表明老僧對自身病痛的接受和寬容。
最后一句"曾把御前供奉鈸",暗示了老僧曾經在宮廷中供奉過鈸,這是一種宮廷音樂器。這句話揭示了老僧背后的經歷和身份背景,也暗示了他對世俗的過往和名利的超越。
整首詩以老僧的身體狀況和內心體驗為線索,通過描繪和隱喻表達了對禪宗修行和世俗名利的反思。通過老僧的境遇,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痛苦和無常的思考,以及對內心的寧靜和超脫的追求。這首詩既揭示了禪宗修行者的內心境界,也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思考。
“老僧病久聲嘶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jǐng dào zhōng zá jì
龍井道中雜紀
lǎo sēng bìng jiǔ shēng sī hē, lǚ shuō zǐ yī shèng duǎn hè.
老僧病久聲嘶喝,屢說紫衣勝短褐。
mò xián liǎng shǒu jiàn jū luán, céng bǎ yù qián gòng fèng bó.
莫嫌兩手漸拘攣,曾把御前供奉鈸。
“老僧病久聲嘶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