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病叟成何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陽病叟成何事”全詩
南陽病叟成何事,便謂枯池活得魚。
分類:
《詠史二首》周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史二首》是宋代文人周弼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樹童童蔭屋廬,
分明青蓋畫龍車。
南陽病叟成何事,
便謂枯池活得魚。
【中文譯文】
翠綠的樹木郁郁蔥蔥地遮蔭著茅屋,
清晰可見青色帷幕上繪著騰躍的龍車。
南陽的一位病弱老人有何感觸,
竟然說枯槽里的魚還能存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人物對話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首句描繪了一幅樹木繁茂的景象,茅屋在樹蔭下靜靜安置。樹木的碧綠象征著生機和繁榮,與廬舍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營造出一種寧靜、樸實的氛圍。
接著,第二句出現了青色帷幕上繪制的龍車。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之物,代表著權力和尊貴。青色也象征著青春和活力。通過描繪龍車,詩人引發了對于權力、榮耀和昔日繁華的聯想。
第三句描寫了南陽的一位病弱老人,他因病困頓而沉思,對于生活的變遷產生疑問。這位老人的病情和無奈象征了人生的脆弱和無常。
最后一句以獨特的對話形式展現了老人的回答。老人以枯槽中的魚為喻,表達了對于生命的堅持和希望。枯槽代表了困境和逆境,而魚的存活則象征著生命的頑強和活力。老人的回答暗示了歷史中的苦難和挫折,但也傳遞出樂觀和堅韌的態度。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人物的對話,展示了對于歷史和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反思歷史和人生的變遷,表達了對于堅持、希望和樂觀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境深遠的形象,傳達出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探索和思考。
“南陽病叟成何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èr shǒu
詠史二首
bì shù tóng tóng yīn wū lú, fēn míng qīng gài huà lóng chē.
碧樹童童蔭屋廬,分明青蓋畫龍車。
nán yáng bìng sǒu chéng hé shì, biàn wèi kū chí huó dé yú.
南陽病叟成何事,便謂枯池活得魚。
“南陽病叟成何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