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野色入詩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時野色入詩來”全詩
一片閑云難畫去,四時野色入詩來。
氣凌月觀身曾到,夢托云根手自栽。
更出城樓一頭地,夕陰含雨肯低徊。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賦家山夕秀》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家山夕秀》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家山夕景為題材,通過對小亭、石臺、云彩、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山水的深情和對自然美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小亭八尺石為臺,占綠圍中作翠堆。
一片閑云難畫去,四時野色入詩來。
氣凌月觀身曾到,夢托云根手自栽。
更出城樓一頭地,夕陰含雨肯低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家山的夕景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出詩人對家鄉山水的熱愛之情。詩人描述了一個小亭,亭上有一塊八尺高的石頭作為臺,將亭子圍繞在綠色之中,猶如一座翠綠的堆疊。這樣的描繪給人一種山中清幽、自然恬靜的感覺。
詩中提到的“閑云”象征著自然界的悠閑和無拘無束,詩人認為這樣的云彩難以被畫出,表達了對自然美的無法言傳之感。四季的野外景色也隨之進入了詩人的詩篇,說明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感受。
詩中還提到了氣候的變化。詩人描述自己的身體仿佛能夠超越月亮,達到更高的層次,這是一種超脫塵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而“夢托云根手自栽”則表達了詩人通過夢境將自然之美托付于云彩,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創造和塑造。
最后兩句描繪了城樓外的景象,暮色漸濃,夜雨將至,詩人預感到夜晚的降臨,夕陽下的景色因此顯得更加低迷和朦朧。這樣的描寫給人以落寞和沉思的情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家鄉山水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深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人生的哲思。
“四時野色入詩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jiā shān xī xiù
賦家山夕秀
xiǎo tíng bā chǐ shí wèi tái, zhàn lǜ wéi zhōng zuò cuì duī.
小亭八尺石為臺,占綠圍中作翠堆。
yī piàn xián yún nán huà qù, sì shí yě sè rù shī lái.
一片閑云難畫去,四時野色入詩來。
qì líng yuè guān shēn céng dào, mèng tuō yún gēn shǒu zì zāi.
氣凌月觀身曾到,夢托云根手自栽。
gèng chū chéng lóu yī tóu dì, xī yīn hán yǔ kěn dī huí.
更出城樓一頭地,夕陰含雨肯低徊。
“四時野色入詩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