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明邊人倚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鷺明邊人倚樓”全詩
原進愚言宜簡易,頗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處鐘聞寺,白鷺明邊人倚樓。
衙散吏歸冰樣靜,一庭落葉和晴鳩。
分類:
作者簡介(李曾伯)
《登西樓題柱》李曾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西樓題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分弓來守嶺南州,動鏡塵生雪滿頭。
原進愚言宜簡易,頗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處鐘聞寺,白鷺明邊人倚樓。
衙散吏歸冰樣靜,一庭落葉和晴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登上西樓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詩人李曾伯是一位守護嶺南州的軍人,他分開弓箭來守衛這片土地,但歲月的痕跡已經在他臉上留下了塵埃和白發。他呼吁政府要簡化官僚作風,使得國家治理變得簡易而高效。他對老子自由遨游的思想感到深深的遺憾和哀嘆。詩中還描繪了青山下的鐘聲傳來的地方,以及人們倚在樓邊觀賞白鷺的情景。當衙門散去,官員們回家的時候,整個衙門變得冷冷清清,只有一庭院子里的落葉和晴鳩相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登上西樓的情景,表達了他對官僚作風和社會現狀的憂慮和不滿。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將自由遨游和簡易治理的理念與現實對比,表達了對社會進步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如雪滿頭、青山、白鷺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通過衙門散去后的靜謐場景,詩人抒發了對社會寧靜和和諧的向往。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時代和社會現狀的思考和呼吁,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
“白鷺明邊人倚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xī lóu tí zhù
登西樓題柱
fēn gōng lái shù lǐng nán zhōu, dòng jìng chén shēng xuě mǎn tóu.
分弓來戍嶺南州,動鏡塵生雪滿頭。
yuán jìn yú yán yí jiǎn yì, pō āi lǎo zi dé áo yóu.
原進愚言宜簡易,頗哀老子得遨游。
qīng shān luò chù zhōng wén sì, bái lù míng biān rén yǐ lóu.
青山落處鐘聞寺,白鷺明邊人倚樓。
yá sàn lì guī bīng yàng jìng, yī tíng luò yè hé qíng jiū.
衙散吏歸冰樣靜,一庭落葉和晴鳩。
“白鷺明邊人倚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