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繞屋柳遮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花繞屋柳遮門”全詩
歸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徑猶存。
事關時命才何與,技止文章道未尊。
燈火半生堪底用,只將黃犢教吾孫。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除夕》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夕》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梅花繞屋柳遮門,
不是閭閶不是村。
歸寄柴桑人自老,
就荒松菊徑猶存。
事關時命才何與,
技止文章道未尊。
燈火半生堪底用,
只將黃犢教吾孫。
詩意:
這首詩詞以除夕夜為背景,描繪了作者身處鄉村的景象。梅花繞屋、柳樹遮門,顯示了冬季的凄涼和寒冷。詩中提到的地名閭閶和村,象征了繁華都市和寧靜鄉村。作者將自己的歸宿寄托在柴桑,表達了對故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盡管歲月流轉,但是荒松和菊徑依然存在,表明時間的變遷未能磨滅自然和文化的永恒之美。詩人思考時運和才華,認為時運與才能的關系并不重要,技藝雖然停滯,但文章的道義依然不可忽視。最后兩句表達了燈火的短暫和黃犢的寓意,強調了將知識傳承給后代的重要性。
賞析:
《除夕》通過描繪冬夜的景象和抒發作者內心的感受,表現了對故鄉和過去的懷念之情。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繞屋和柳樹遮門的景象,給人一種寒涼、蕭瑟的感覺。同時,通過閭閶和村的對比,展現了城鄉之間的差異和作者對故鄉的眷戀。詩中的柴桑象征著詩人的故鄉和離別的親人,表達了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之情。盡管歲月不停地流轉,但是荒松和菊徑仍然存在,傳遞出一種堅韌和永恒的力量。詩人對時運和才華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命運的無奈和對精神追求的堅持。最后兩句以短暫的燈火和黃犢的象征意義,強調了傳承知識和文化的重要性,將對后代的期望融入詩中。
《除夕》以簡潔凝練的語言、獨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方岳對故鄉、親人和人生的感悟,具有濃郁的離愁和深遠的人生思考,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梅花繞屋柳遮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xī
除夕
méi huā rào wū liǔ zhē mén, bú shì lǘ chāng bú shì cūn.
梅花繞屋柳遮門,不是閭閶不是村。
guī jì chái sāng rén zì lǎo, jiù huāng sōng jú jìng yóu cún.
歸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徑猶存。
shì guān shí mìng cái hé yǔ, jì zhǐ wén zhāng dào wèi zūn.
事關時命才何與,技止文章道未尊。
dēng huǒ bàn shēng kān dǐ yòng, zhǐ jiāng huáng dú jiào wú sūn.
燈火半生堪底用,只將黃犢教吾孫。
“梅花繞屋柳遮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