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幾長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亭亭幾長身”全詩
以我為隱乎,指以二三子。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此君室》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此君室,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方岳。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這位君主的住宅,高大挺拔,宛如土地的象征。它隱藏著我,只指給了二三個子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座君主的住宅,以及住宅所代表的土地。作者通過簡練的文字,表達了土地作為君主權力的象征,以及君主對土地的依賴和掌控。詩人將自己隱藏在住宅之中,只為了指引和服務于少數的子民,展示了一種謙遜和奉獻的態度。
賞析:
《此君室》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座高大挺拔的君主住宅,以及它所象征的土地的力量。詩人以自己為隱身,指引和服務于少數的子民,表達了一種對權力的謙遜和奉獻。這種謙遜和奉獻的態度在宋代文人中較為常見,他們常常將自己置身于君主和國家之中,以服務和效忠為榮。
詩詞中的"亭亭幾長身"形容住宅的高大挺拔,展現了其威嚴和莊重。"斯可謂之土"則將住宅與土地聯系在一起,強調了土地作為君主權力象征的意義。"以我為隱乎"表達了詩人將自己隱藏在住宅之中,不愿過多彰顯個人身份和地位。"指以二三子"表示詩人只指引和服務于少數的子民,暗示了他對平民百姓的關懷和關注。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土地和權力的理解和態度。通過描繪君主住宅和自己的隱藏,詩人既贊美了土地的力量和君主的地位,又表達了對平民的關懷和奉獻精神,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價值觀和情感追求。
“亭亭幾長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ǐ jūn shì
此君室
tíng tíng jǐ cháng shēn, sī kě wèi zhī tǔ.
亭亭幾長身,斯可謂之土。
yǐ wǒ wèi yǐn hū, zhǐ yǐ èr sān zi.
以我為隱乎,指以二三子。
“亭亭幾長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