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秋色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行秋色里”全詩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邊。
霜月倚寒渚,江聲驚夜船。
孤城吹角處,獨立渺風煙。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泊歙浦》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泊歙浦》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停泊在歙浦,離別在這條路上如此艱難,
紅葉依然像去年一樣。
人們步行在秋天的景色中,
雁落在客人憂愁的邊緣。
月亮如霜倚靠在寒冷的水面上,
江水聲驚動了在夜晚行船的人。
在孤城吹角的地方,
我獨自站立,遠遠眺望著飄渺的風煙。
詩意:
《泊歙浦》描繪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在別離時的憂傷之情。詩中以自然景色和孤寂的孤城作為背景,通過描寫紅葉、秋天、雁落等意象,表達了離別帶來的傷感和孤獨。同時,通過描繪寒冷的月亮、江水聲和風煙等細節,增強了詩中情感的凄涼和蕭瑟之感。
賞析:
《泊歙浦》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離別帶來的傷感和孤獨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紅葉、秋天和雁落,詩人巧妙地將人物的內心情感與外部環境相結合,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別離時的痛苦和無奈。同時,詩中運用了寒冷的月亮、江水聲和風煙等意象,進一步烘托了離別的凄涼氛圍。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別離的真摯感受,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共鳴。
“人行秋色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ō shè pǔ
泊歙浦
cǐ lù nán wéi bié, dān fēng shì qù nián.
此路難為別,丹楓似去年。
rén xíng qiū sè lǐ, yàn luò kè chóu biān.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邊。
shuāng yuè yǐ hán zhǔ, jiāng shēng jīng yè chuán.
霜月倚寒渚,江聲驚夜船。
gū chéng chuī jiǎo chù, dú lì miǎo fēng yān.
孤城吹角處,獨立渺風煙。
“人行秋色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