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明照見崚嶒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明照見崚嶒影”全詩
日明照見崚嶒影,自是山僧不是予。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即事十首》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十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殘鬢蕭蕭不滿梳,
秋風樵髻立庭除。
日明照見崚嶒影,
自是山僧不是予。
中文譯文:
半白的發絲凋零不整理,
秋風中髻上的木簪靜立庭院。
陽光明媚,照見山峰高聳的影子,
我自知只是名為山僧的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我為主題,詩人以自身的形象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自我身份的認知。詩中的“蕭蕭不滿梳”描繪了詩人發絲凋零、未整理的狀態,表現出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在秋風中,詩人的髻上戴著木簪,靜立在庭院中,與周圍環境相映成趣。陽光透過云層照在地面上,照見山峰的倒影,詩人在這景象中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被稱為山僧的普通人,與大自然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我身份的思考和對人生的領悟。詩人的發絲凋零、髻上木簪和站立在庭院中的形象,使讀者感受到歲月流轉中的凄涼和短暫。陽光照見山峰的倒影,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對比,詩人由此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微弱。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對自我身份的懷疑和對人生的深切體悟。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歲月更迭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同時也引發對自身身份與存在的思考。
“日明照見崚嶒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shí shǒu
即事十首
cán bìn xiāo xiāo bù mǎn shū, qiū fēng qiáo jì lì tíng chú.
殘鬢蕭蕭不滿梳,秋風樵髻立庭除。
rì míng zhào jiàn léng céng yǐng, zì shì shān sēng bú shì yǔ.
日明照見崚嶒影,自是山僧不是予。
“日明照見崚嶒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