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移不系漁人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移不系漁人舟”全詩
溪僧輟寢從吾幽,共移不系漁人舟。
斷崖老木紛金虬,又如蘋藻涵清流。
鶴骨浸煩風露憂,妙語滿地無人收。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感舊》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舊》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年訪月寒溪頭,
霜高酒劣棱生裘。
溪僧輟寢從吾幽,
共移不系漁人舟。
斷崖老木紛金虬,
又如蘋藻涵清流。
鶴骨浸煩風露憂,
妙語滿地無人收。
詩意:
《感舊》通過描繪舊時景物和情感的轉變,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通過寫溪頭月色、冷霜、寂靜的僧侶、獨自劃船的漁夫、古老的斷崖和樹木、清澈的溪水,以及寂寞的白鶴等形象,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變化。詩人借此表達了對過去自由、純真、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社會瑣事與繁忙生活的厭倦。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通過描寫月色、霜、僧人、漁夫、斷崖、樹木和溪水等元素,詩人將自然景觀與內心情感相融合。詩中的"昔年訪月寒溪頭"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而"溪僧輟寢從吾幽"則暗示了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斷崖老木紛金虬"的描寫則展現了歲月的磨礪和滄桑,而"鶴骨浸煩風露憂"則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厭倦。最后兩句"妙語滿地無人收"表達了詩人的苦悶和無奈,暗示了他的心靈寂寞和深沉。整首詩以其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過去時光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對現實社會的思考與不滿,具有一定的抒情意味。
“共移不系漁人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jiù
感舊
xī nián fǎng yuè hán xī tóu, shuāng gāo jiǔ liè léng shēng qiú.
昔年訪月寒溪頭,霜高酒劣棱生裘。
xī sēng chuò qǐn cóng wú yōu, gòng yí bù xì yú rén zhōu.
溪僧輟寢從吾幽,共移不系漁人舟。
duàn yá lǎo mù fēn jīn qiú, yòu rú píng zǎo hán qīng liú.
斷崖老木紛金虬,又如蘋藻涵清流。
hè gǔ jìn fán fēng lù yōu, miào yǔ mǎn dì wú rén shōu.
鶴骨浸煩風露憂,妙語滿地無人收。
“共移不系漁人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