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青山不對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是青山不對渠”全詩
見說蜃巖排闥入,一窗晴色共殘書。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寄題章氏起青樓》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章氏起青樓》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建在青山對面的樓閣,雖然樓閣與青山相互呼應,但卻讓人感覺青山并不適合樓閣的存在。詩人提到了蜃樓的傳說,暗示了樓閣與青山之間虛實不一致的關系。整首詩以一扇窗戶為主視角,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晴朗的天空和散落的書信,給人以清新的感受。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題章氏起青樓
結樓多與青山對,
卻是青山不對渠。
見說蜃巖排闥入,
一窗晴色共殘書。
詩意深遠而富有想象力。詩人以樓閣與青山的對比,表達了一種不協調的感覺,似乎樓閣并不適合建在青山的對面。這種錯位感增加了詩詞的藝術張力,使人產生對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思考。詩中提到了蜃樓的傳說,通過蜃樓的形象,詩人暗示了樓閣與青山之間虛實不一致的關系,可能在暗示現實與幻想之間的辨識與選擇。最后,詩人以窗戶為視角,展示了晴朗的天空和殘留的書信,給人以寧靜和清新之感。
這首詩詞通過對樓閣、青山和窗戶的描繪,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意境和氛圍。它展示了自然景觀與人類活動之間的對比和沖突,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現實與幻想、虛實之間關系的思考。整首詩字里行間充滿了詩人的哲思和想象力,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空間。
“卻是青山不對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zhāng shì qǐ qīng lóu
寄題章氏起青樓
jié lóu duō yǔ qīng shān duì, què shì qīng shān bú duì qú.
結樓多與青山對,卻是青山不對渠。
jiàn shuō shèn yán pái tà rù, yī chuāng qíng sè gòng cán shū.
見說蜃巖排闥入,一窗晴色共殘書。
“卻是青山不對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