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馬孤征雪滿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瘦馬孤征雪滿衣”全詩
燈寒竹屋無人共,月到梅花有夢歸。
抵掌相逢連夕語,轉頭頓黨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送客》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客》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送別客人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歸鄉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瘦馬孤征雪滿衣,
山長誰不念庭闈。
燈寒竹屋無人共,
月到梅花有夢歸。
抵掌相逢連夕語,
轉頭頓黨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
莫待墨池春浪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冬天的送別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瘦馬背上積滿雪的情景,表達了離別的惋惜之情。詩人把瘦馬孤征的形象與滿身雪的景象相結合,形容了客人離去的孤寂和困苦。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遠離家鄉的山巒,他問道:“山長誰不念庭闈?”這句話表達了即使是山巒也會思念家園的情感,凸顯了離別之痛。
接著,詩人描繪了一個冷落的景象,燈火寒冷,竹屋空無一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月亮照耀下的梅花仿佛帶給詩人一種遙遠的、夢幻的歸鄉之感。這種孤獨和寂寞的景象進一步強調了離別之苦。
在詩的結尾,詩人提到“抵掌相逢連夕語,轉頭頓黨十年非”。這表明詩人與客人的分別已經持續了十年之久,彼此相見時的夜晚交談已成為難得的寶貴時刻。轉頭時的離別讓人感到心痛,也將這一離別的時間延續到了十年。
最后兩句“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表達了詩人對客人歸鄉的期盼之情。詩人以武夷人(指客人)為喻,表示客人已經年老,應該盡早回家。而“墨池春浪肥”則暗示了等待的時間已經過去太久,應該抓住機會早日歸來。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歸鄉的向往。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孤獨、困苦和思念,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情感。整首詩以其深刻的意境和飽含情感的描寫,展示了方岳獨特的藝術才華。
“瘦馬孤征雪滿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kè
送客
shòu mǎ gū zhēng xuě mǎn yī, shān cháng shuí bù niàn tíng wéi.
瘦馬孤征雪滿衣,山長誰不念庭闈。
dēng hán zhú wū wú rén gòng, yuè dào méi huā yǒu mèng guī.
燈寒竹屋無人共,月到梅花有夢歸。
dǐ zhǎng xiàng féng lián xī yǔ, zhuǎn tóu dùn dǎng shí nián fēi.
抵掌相逢連夕語,轉頭頓黨十年非。
wǔ yí rén lǎo jūn xíng yǐ, mò dài mò chí chūn làng féi.
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瘦馬孤征雪滿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