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黃鸝相識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問黃鸝相識否”全詩
流恨不窮江萬里,與翁長在月三間。
半清半濁圣賢酒,似有似無煙雨山。
試問黃鸝相識否,綠陰深樹自綿蠻。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行甫小集平山》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行甫小集平山》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春風多可風曾閒,
又為平山入醉顏。
流恨不窮江萬里,
與翁長在月三間。
此詩表達了詩人方岳對春風的贊美,他認為春風多么可愛,曾經無所事事地徜徉其中。而現在,春風卻帶來了平山的美景,讓人陶醉其中。詩中流淌的悲傷之情在江水無垠的萬里間無法止息,與方岳相伴的是他的友人翁長,二人在這閑暇的月夜里相互陪伴。
詩中提到的"半清半濁圣賢酒",描繪了一種介于清酒和濁酒之間的酒的狀態,似有似無,仿佛籠罩在煙雨彌漫的山間。這種酒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給人以虛幻和神秘的感覺。
最后兩句"試問黃鸝相識否,綠陰深樹自綿蠻"表達了詩人對黃鸝的尋思,他想詢問黃鸝是否認識他,是否會喚起彼此的相識之情。綠陰深深地覆蓋在茂密的樹木上,給人以蔽日遮天的感覺,顯得異常幽深和神秘。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風、山水和友情,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意境,使讀者產生對自然景色和詩人情感的共鳴。
“試問黃鸝相識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xíng fǔ xiǎo jí píng shān
次韻行甫小集平山
chūn fēng duō kě fēng céng xián, yòu wèi píng shān rù zuì yán.
春風多可風曾閒,又為平山入醉顏。
liú hèn bù qióng jiāng wàn lǐ, yǔ wēng zhǎng zài yuè sān jiān.
流恨不窮江萬里,與翁長在月三間。
bàn qīng bàn zhuó shèng xián jiǔ, shì yǒu shì wú yān yǔ shān.
半清半濁圣賢酒,似有似無煙雨山。
shì wèn huáng lí xiāng shí fǒu, lǜ yīn shēn shù zì mián mán.
試問黃鸝相識否,綠陰深樹自綿蠻。
“試問黃鸝相識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