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與東湖傳活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與東湖傳活法”全詩
練石補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
極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漢杰三。
欲與東湖傳活法,當家衣缽付誰參。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徐太博》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徐太博》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沈郎吟處秋風老,今代何人詩斗南。
在沈郎吟詩的地方,秋風已經漸漸老去,如今這個時代,有誰能夠與他相比的?
練石補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
練石補天君的技藝非常奇妙,而我卻只能追隨云彩、追逐月亮,怎么能與他相比呢?
極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漢杰三。
極其了解才華的人會被認為是曹丕的十倍,而不僅僅是像漢朝的杰出人物一樣。
欲與東湖傳活法,當家衣缽付誰參。
我渴望能夠傳承東湖的活法,但當家的責任和衣缽該由誰來接續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沈郎吟詩的地方已經過去,如今的時代找不到能與之相比的人才,作者自嘆不如。同時也表達了對練石補天君技藝的贊嘆,自己只能追隨云彩和月亮,感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在最后兩句中,作者希望能夠傳承東湖的活法,但又思考了責任和接班的問題。
這首詩詞通過對沈郎和練石補天君的比較,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懷疑和對時代人才的渴望。同時,通過表達對東湖活法的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自己角色定位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內涵。
“欲與東湖傳活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xú tài bó
次韻徐太博
shěn láng yín chù qiū fēng lǎo, jīn dài hé rén shī dòu nán.
沈郎吟處秋風老,今代何人詩斗南。
liàn shí bǔ tiān jūn tè miào, zhuī yún zhú yuè wǒ hé kān.
練石補天君特妙,追云逐月我何堪。
jí zhī cái bèi cáo pī shí, bù dàn rén rú hàn jié sān.
極知才倍曹丕十,不但人如漢杰三。
yù yǔ dōng hú chuán huó fǎ, dāng jiā yī bō fù shuí cān.
欲與東湖傳活法,當家衣缽付誰參。
“欲與東湖傳活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