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幽人意轉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道幽人意轉闌”全詩
貔貅夜柝身何在,麋鹿秋風骨未寒。
寵辱可驚漚起滅,荒涼只有月悲酸。
蒯緱忽墮空山夢,不道幽人意轉闌。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夢余義夫以劍請銘》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余義夫以劍請銘》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黑水梁州百二關,
青天蜀道古云難。
貔貅夜柝身何在,
麋鹿秋風骨未寒。
寵辱可驚漚起滅,
荒涼只有月悲酸。
蒯緱忽墮空山夢,
不道幽人意轉闌。
詩意:
這首詩以夢中的片段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境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詩中的景物和形象通過意象的運用,傳遞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哲思。
賞析:
詩詞的開頭描述了黑水梁州的百二關,以及蜀道的艱險和古老。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所處的環境和人生的起點。接著,詩中出現了貔貅和夜柝等神秘的生物,它們的身影莫測不可捉摸,暗示著作者的命運和人生之謎。
詩的下一節以麋鹿和秋風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麋鹿的骨頭未寒,意味著盡管時光流逝,但作者的精神依然堅韌不拔。這里融入了對堅定信念和堅韌品質的謳歌。
接著,詩中出現了寵辱和漚起滅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起伏的思考。作者認為寵辱不驚,只有內心的平靜才能抵御外界的影響。荒涼之中,唯有明月的寂寞悲傷陪伴。這里反映了作者對于個人命運和世間滄桑的思考。
詩的結尾提到了蒯緱,寓意著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幻想。蒯緱是傳說中古代文化的象征,而它的墮落和空山的出現,意味著文化的衰敗和幻想的破滅。幽人的意轉闌,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考的轉變。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意象的形式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于人生的思考。通過景物和形象的運用,傳遞出了作者對命運、時光和人生起伏的感悟和思索。同時,詩中融入了對堅忍不拔和內心平靜的贊美,以及對文化衰敗和孤獨思考的反思。
“不道幽人意轉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yú yì fū yǐ jiàn qǐng míng
夢余義夫以劍請銘
hēi shuǐ liáng zhōu bǎi èr guān, qīng tiān shǔ dào gǔ yún nán.
黑水梁州百二關,青天蜀道古云難。
pí xiū yè tuò shēn hé zài, mí lù qiū fēng gǔ wèi hán.
貔貅夜柝身何在,麋鹿秋風骨未寒。
chǒng rǔ kě jīng ōu qǐ miè, huāng liáng zhǐ yǒu yuè bēi suān.
寵辱可驚漚起滅,荒涼只有月悲酸。
kuǎi gōu hū duò kōng shān mèng, bù dào yōu rén yì zhuǎn lán.
蒯緱忽墮空山夢,不道幽人意轉闌。
“不道幽人意轉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