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減明月添清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寧減明月添清風”全詩
陰森一片翠微寒,不放驕陽排闥入。
歸來歸來乎山中,人間六月方蘊隆。
寧減明月添清風,誰其云者十八公。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松柵》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柵》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松柵》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濤聲盤空吹海立,
夜拔蒼髯老蛟泣。
陰森一片翠微寒,
不放驕陽排闥入。
歸來歸來乎山中,
人間六月方蘊隆。
寧減明月添清風,
誰其云者十八公。
譯文:
巨浪聲在天空中回旋,海風吹拂著蒼老蛟龍的胡須,它在夜晚悲泣。
一片陰森的翠綠微寒,不容許傲慢的陽光闖入。
回到山中,回到山中啊,
人間已到六月繁茂的季節。
寧愿減少明月的光輝,增添清風的氣息,
誰能和云朵一樣飄逸的是十八公。
詩意和賞析:
《松柵》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山中清幽之境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松柵是指山中的松樹和籬笆,其中的濤聲、海立、蒼髯、蛟泣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給人一種宏大、雄渾的感覺。
詩中的陰森、翠微寒,以及不放驕陽排闥入等描寫,凸顯了山中的幽靜和避世的意境。作者通過對山中景色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壯美和人間的繁茂。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對歸隱山林生活的向往。寧愿減少明月的光輝,增添清風的氣息,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回歸自然、追求寧靜的心境。誰能和云朵一樣飄逸的是十八公,十八公指的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這里象征了追求超然境界和自由自在的人生態度。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景象和表達對自然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對返璞歸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同時,通過對山中景色的描繪,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宏大壯美的贊美。
“寧減明月添清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zhà
松柵
tāo shēng pán kōng chuī hǎi lì, yè bá cāng rán lǎo jiāo qì.
濤聲盤空吹海立,夜拔蒼髯老蛟泣。
yīn sēn yī piàn cuì wēi hán, bù fàng jiāo yáng pái tà rù.
陰森一片翠微寒,不放驕陽排闥入。
guī lái guī lái hū shān zhōng, rén jiān liù yuè fāng yùn lóng.
歸來歸來乎山中,人間六月方蘊隆。
níng jiǎn míng yuè tiān qīng fēng, shuí qí yún zhě shí bā gōng.
寧減明月添清風,誰其云者十八公。
“寧減明月添清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