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為區區費廟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為區區費廟籌”全詩
歸歟雅有一黃犢,愧甚何來雙白鷗。
但得濁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研冰自補山人處,莫為區區費廟籌。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報具闕》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報具闕》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事情都不如人家,還是罷休吧,
我又帶著書籍坐在孤舟上。
回到家中,雅致的有一只黃毛犢,
我感到非常慚愧,為什么有雙白鷗呢?
只要有濁醪供給燕社飲用,
就能無妨地侍奉明月和老菟裘。
我在山人的地方研究冰雪自我修補,
不必為區區的祭祀費心思。
詩意:
《報具闕》表達了作者方岳的一種清貧自足、寧靜自在的心態。詩中,作者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達了自己不如他人的境況,但并不以此為憂。他坐在孤舟上,帶著書籍,回到家中后,看到家中雅致的環境,不禁感到慚愧。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喪,而是以一種自得其樂的心態,享受著濁醪和明月的陪伴。最后,他表示自己在山中修煉自己,不需要為了區區的祭祀而費心思,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態度。
賞析:
《報具闕》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境,體現了宋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情懷。詩中的對比手法,將自己的不如人之處與家中雅致的環境相對照,通過自嘲和自省,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寧靜自在的生活態度。詩人在山中研究冰雪,不為俗務所累,表達了對自然和心靈的追求,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自得其樂的境界。
詩詞中的"濁醪"和"明月"都是象征著詩人追求的理想境界。濁醪是一種粗糙的美酒,代表著俗世的歡愉和純樸的生活。明月則象征著高潔、純凈和遠離塵囂的境界。詩人以這兩者為伴,表達了對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超脫。
整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自己的貧窮和不足的反思,凸顯了對內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重視。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種生活觀念和審美情趣,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自由,對于物質和名利并不過分追求,以清貧自足的心態過上簡樸而充實的生活。
“莫為區區費廟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o jù quē
報具闕
bǎi bù rú rén qiě bà xiū, yòu xié shū cè shàng gū zhōu.
百不如人且罷休,又攜書冊上孤舟。
guī yú yǎ yǒu yī huáng dú, kuì shén hé lái shuāng bái ōu.
歸歟雅有一黃犢,愧甚何來雙白鷗。
dàn dé zhuó láo gōng yàn shè, bù fáng míng yuè lǎo tú qiú.
但得濁醪供燕社,不妨明月老菟裘。
yán bīng zì bǔ shān rén chù, mò wèi qū qū fèi miào chóu.
研冰自補山人處,莫為區區費廟籌。
“莫為區區費廟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