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憚下喬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毋憚下喬木”全詩
倦飛鳥知還,毋憚下喬木。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出居十六詠·幽谷》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居十六詠·幽谷》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來到一個幽靜的山谷,借此逃避塵世紛擾的意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幽谷中
入林不厭深,
避世不厭獨。
倦飛鳥知還,
毋憚下喬木。
詩意:
這首詩以幽谷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遠離喧囂城市、融入自然環境的渴望。詩人表達了他對山林深處的喜愛,不厭倦地逐漸深入林中,追求更深的寧靜。他希望避開塵世的紛擾,遠離喧囂,與自然為伴。即使飛鳥感到疲倦,也知道歸巢的方向,而詩人則勇敢地踏上了通往高處的喬木之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幽谷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向往和追求。他選擇了一個與城市喧囂完全不同的環境,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入林深處,體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而不再受塵世的干擾。詩人希望逃離現實的繁忙,享受寂靜與獨處的時光。他以倦飛的鳥兒為比喻,盡管疲憊,但依然知道回歸自己的巢穴,象征著詩人對安寧生活的追求。通過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詩人通過這首詩展現了他的心境和追求,同時也在詩中表達了對繁忙塵世的反思。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自由,引發人們對塵世的反思,并激發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在山林間尋找心靈棲息地的追求,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寧靜。
“毋憚下喬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jū shí liù yǒng yōu gǔ
出居十六詠·幽谷
rù lín bù yàn shēn, bì shì bù yàn dú.
入林不厭深,避世不厭獨。
juàn fēi niǎo zhī hái, wú dàn xià qiáo mù.
倦飛鳥知還,毋憚下喬木。
“毋憚下喬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