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鵓鳩喚得西溪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鵓鳩喚得西溪雨”全詩
鵓鳩喚得西溪雨,頓得春從齒頰回。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茶巖》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茶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茶香巖底云霧繚繞,雷聲未至,我已提著石鼎來到這里。鵓鳩的鳴叫引來了西溪的雨,頓時春天從我的齒頰回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居茶香巖的美麗景象。詩人在巖底,云霧彌漫,而雷聲卻還沒有響起。他帶著石鼎來到這里,準備沏茶。鵓鳩的叫聲引來了西溪的雨,仿佛春天隨之而來,給人一種清新、悅人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方式表現了作者在茶香巖的山居生活。詩中的“茶巖”是指一個山洞或山石中的空地,可能是作者喜歡的一個茶香之地。詩人描述了茶香巖底的云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幽靜的感覺。雷聲未至,但詩人早已帶著石鼎來到這里,準備沏茶,顯示了他對茶的熱愛和對山居生活的享受。
詩中的鵓鳩的叫聲喚來了西溪的雨,這里可以理解為自然界的和諧與詩人與自然的親近。雨水的到來象征著春天的到來,給人一種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感覺。詩人用“頓得春從齒頰回”形容自己的感受,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感動和喜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茶香巖的美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生活和自然的熱愛。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以及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享受。
“鵓鳩喚得西溪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òng shàng shū shān jū shí wǔ yǒng chá yán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茶巖
hè dǐ yún xiāng bù děng léi, biàn xié shí dǐng yǔ jù lái.
壑底云香不等雷,便攜石鼎與俱來。
bó jiū huàn dé xī xī yǔ, dùn dé chūn cóng chǐ jiá huí.
鵓鳩喚得西溪雨,頓得春從齒頰回。
“鵓鳩喚得西溪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