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塢云侵蘚石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塢云侵蘚石床”全詩
墻西有竹曾留鶴,夢亦相攜入帝鄉。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臥云庵》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臥云庵》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半塢云侵蘚石床,
朦朧的云霧彌漫在青苔覆蓋的石床上,
The half-hut is engulfed by clouds; moss blankets the stone bed,
向來憂樂已俱忘。
長久以來的憂愁和歡樂皆已忘懷。
Long gone are both sorrows and joys.
墻西有竹曾留鶴,
庵墻的西側有竹子曾經駐足過鶴,
By the western wall, bamboo once hosted cranes,
夢亦相攜入帝鄉。
在夢中,它們一同飛往皇帝的國土。
And dreams carried them together to the imperial realm.
詩意: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臥云庵》以自然景物和夢境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憂愁和歡樂的遺忘,以及對美好夢境的向往。詩中的臥云庵被云霧所籠罩,給人一種朦朧、幽靜的感覺。詩人在其中描述了墻西的竹子曾經留下鶴的痕跡,映射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最后,詩人通過夢境,將自己與鶴一同飛往帝鄉,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臥云庵》以簡練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寂靜、朦朧的山居景象。通過描述臥云庵被云霧所籠罩,詩人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云霧彌漫的山林之中,感受到清幽的氛圍。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長久以來的憂愁和歡樂皆已忘懷,表達了對過去種種的超越。同時,墻西竹子曾留鶴的描繪,寓意了自然界中各種生靈的和諧共處。最后,通過夢境與鶴一同飛往帝鄉,詩人表達了對理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然與人文、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關系,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心靈世界的深入思考和追求。這首詩通過清新的意象和意境,喚起讀者內心的共鳴,使人們感受到寧靜、超脫和追求的美感。
“半塢云侵蘚石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òng shàng shū shān jū shí wǔ yǒng wò yún ān
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臥云庵
bàn wù yún qīn xiǎn shí chuáng, xiàng lái yōu lè yǐ jù wàng.
半塢云侵蘚石床,向來憂樂已俱忘。
qiáng xī yǒu zhú céng liú hè, mèng yì xiāng xié rù dì xiāng.
墻西有竹曾留鶴,夢亦相攜入帝鄉。
“半塢云侵蘚石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