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吟苦雪濤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龍吟苦雪濤驚”全詩
霜晴未用為霖在,留與春蓑作太平。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觀天井》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天井》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雷斧何年翠鑿成,老龍吟苦雪濤驚。
霜晴未用為霖在,留與春蓑作太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哲理。詩人通過對雷斧和老龍的描繪,以及與天氣現象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贊美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
賞析:
詩詞開篇即提到“雷斧”,形象地描繪了雷聲如斧一般劈開天空的威力,暗示了自然力量的雄偉和威嚴。接著,詩人運用了“老龍吟苦雪濤驚”的形象描寫,將龍的吟唱與雪的浩蕩相連結,形成了一種宏大的氛圍。這里所描繪的景象令人震撼,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壯麗與力量。
在第三句中,詩人運用了“霜晴未用為霖在”的對比手法。霜晴代表著干燥和寒冷的天氣,而霖則代表著雨水豐沛的氣候。通過將兩者相對立,詩人表達了對持續干旱的期待,希望雨水能降臨,滋潤大地。
最后一句“留與春蓑作太平”,以春天的蓑衣來象征和平安寧的生活。詩人將自然景象與人間安寧相聯系,表達了對和平與安寧的向往。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寓意著對和平的渴望和對自然力量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在描繪自然景象的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通過自然景象的壯麗和力量,詩人傳達了對和平的珍視和追求。整首詩情感飽滿,富有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精神。
“老龍吟苦雪濤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tiān jǐng
觀天井
léi fǔ hé nián cuì záo chéng, lǎo lóng yín kǔ xuě tāo jīng.
雷斧何年翠鑿成,老龍吟苦雪濤驚。
shuāng qíng wèi yòng wèi lín zài, liú yǔ chūn suō zuò tài píng.
霜晴未用為霖在,留與春蓑作太平。
“老龍吟苦雪濤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