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寒淥記傳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湖寒淥記傳杯”全詩
脫我素冠惟骨在,聽君清話得眉開。
底須政事喧京輦,例合詩人管釣臺。
債縣近來那可向,江山雖美盍歸來。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寄別季桐廬》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別季桐廬》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根據您提供的信息所能分析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傳杯時,我記得湖水寒冷而清澈,
三次看到孤山上雪覆蓋的梅花。
雖然我已經褪去了華麗的冠冕,只留下光禿的頭顱,
但聽到你清脆的言語,我的眉毛也展開了笑意。
盡管政務紛擾喧囂于京城的輦車之間,
但例外地,詩人卻管理著寧靜的釣臺。
債務纏身的縣城近來何其難以離去,
盡管江山美麗,但為何不歸去呢?
詩意: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感嘆。詩中運用了對湖水、雪景和梅花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寒冷與清澈,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告別。詩人自稱脫去了俗世的華麗,只剩下光禿的頭顱,但當聽到友人清脆的語言時,他的心情也變得愉快起來,眉開眼笑。然而,詩人又提到了政務紛擾的京城和自己管理的寧靜釣臺,暗示了現實中的繁雜和詩人對詩意生活的向往。最后,詩人提到了債務纏身的縣城,表達了對現實困境的無奈和對歸鄉的渴望。
賞析:
《寄別季桐廬》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感情和思想。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離別和現實困擾與自然界的美景相對照,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對詩意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的對比也凸顯了現實和理想之間的沖突。詩詞的意境清新、含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思想情感的交融,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一湖寒淥記傳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bié jì tóng lú
寄別季桐廬
yī hú hán lù jì zhuàn bēi, sān jiàn gū shān xuě dǐ méi.
一湖寒淥記傳杯,三見孤山雪底梅。
tuō wǒ sù guān wéi gǔ zài, tīng jūn qīng huà dé méi kāi.
脫我素冠惟骨在,聽君清話得眉開。
dǐ xū zhèng shì xuān jīng niǎn, lì hé shī rén guǎn diào tái.
底須政事喧京輦,例合詩人管釣臺。
zhài xiàn jìn lái nà kě xiàng, jiāng shān suī měi hé guī lái.
債縣近來那可向,江山雖美盍歸來。
“一湖寒淥記傳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