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無榮辱到靈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無榮辱到靈臺”全詩
江湖誰共月千里,軒冕真同水一杯。
縱有窮愁侵病骨,斷無榮辱到靈臺。
只銷處士星明潤,未用三臺入斗魁。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三用韻酬沈同年》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用韻酬沈同年》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屢適從何許來,
雙蓬無處避風埃。
江湖誰共月千里,
軒冕真同水一杯。
縱有窮愁侵病骨,
斷無榮辱到靈臺。
只銷處士星明潤,
未用三臺入斗魁。
譯文:
雨水頻繁地從何處來?
雙蓬中沒有一處可躲避風塵。
江湖之中,有誰與我共賞月明千里,
尊貴的身份與我只如水中的一杯。
即使貧窮和憂愁侵蝕我病弱的身軀,
但并不會讓榮辱影響我的精神追求。
我只愿化解世俗之累,以文士的清明潤澤天空,
盡管尚未得到三臺才能登上斗魁之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方岳對自己處世之道和人生追求的思考。詩中以雨水為喻,探討了人生中常常面臨的困境和挑戰。無論是貧窮、疾病,還是世俗的榮辱,作者都以一種淡然超脫的態度來對待,他認為這些世俗的煩惱和身份地位并不能影響到他內心的寧靜和追求真理的行動。
詩中的"雙蓬"指的是古代車上的兩個遮雨的篷,暗喻人生無處可避遇到的風塵之擾。"江湖誰共月千里"表達了詩人對于能與知己共賞月明之念。"軒冕真同水一杯"則將尊貴的身份比喻為水中的一杯,強調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清心寡欲的追求,他希望以文士之風,以明亮的智慧照亮世間,雖然他尚未得到榮耀,但他并不為此所累,他盡心經營著自己的內在修養。"三臺"和"斗魁"則指的是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而作者并不追求這種功名,他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獨立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豁達心態和追求真理的志向,展示了宋代士人追求清高和內心自在的特質。它不僅展示了作者的個人心境,也體現了當時士人的整體風貌和社會價值觀。
“斷無榮辱到靈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òng yùn chóu shěn tóng nián
三用韻酬沈同年
yǔ lǚ shì cóng hé xǔ lái, shuāng péng wú chǔ bì fēng āi.
雨屢適從何許來,雙蓬無處避風埃。
jiāng hú shuí gòng yuè qiān lǐ, xuān miǎn zhēn tóng shuǐ yī bēi.
江湖誰共月千里,軒冕真同水一杯。
zòng yǒu qióng chóu qīn bìng gǔ, duàn wú róng rǔ dào líng tái.
縱有窮愁侵病骨,斷無榮辱到靈臺。
zhǐ xiāo chǔ shì xīng míng rùn, wèi yòng sān tái rù dòu kuí.
只銷處士星明潤,未用三臺入斗魁。
“斷無榮辱到靈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