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邊盡自有佳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屋邊盡自有佳山”全詩
不學劉安便仙去,屋邊盡自有佳山。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山居七詠·中隱洞》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七詠·中隱洞》是宋代詩人方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隱洞
終南少室苦躋攀,
已入先生一笑間。
不學劉安便仙去,
屋邊盡自有佳山。
譯文:
在中隱洞
攀登終南少室是多么辛苦,
但在先生的微笑中,
我仿佛已經抵達了目的地。
不需要像劉安那樣學習便可仙去,
因為在我屋邊,已經有了美麗的山景。
詩意:
這首詩以登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攀登終南少室山的過程中的心情和感悟。詩人登山的目的并非為了追求仙境,而是為了追尋與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好。在攀登的過程中,詩人感受到了山的壯美和自然的魅力,對山中的景色贊嘆不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攀登終南少室山的艱辛與美好。詩中的"終南少室"是指終南山上的一處隱居之地,它位于峻嶺之間,攀登起來十分困難。詩人用"苦躋攀"來形容攀登的辛苦,強調了登山的艱險性。然而,在攀登的過程中,詩人卻感受到了一種快樂和滿足,這種快樂源自于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詩的后兩句"不學劉安便仙去,屋邊盡自有佳山"表達了詩人與劉安不同的追求和境界。劉安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隱士,他通過修行與苦行追求成仙。而詩人則主張通過欣賞自然、與自然融合來尋求心靈的寧靜與升華。詩人認為,不需要像劉安那樣刻意修行,只要身處自然之中,便能感受到山的美麗和宇宙的奧妙。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山水的贊美,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通過描繪登山的過程,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融入和對心靈升華的追求,使人們感受到了登山的艱辛和壯美,并體會到了自然之中的寧靜與美好。
“屋邊盡自有佳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qī yǒng zhōng yǐn dòng
山居七詠·中隱洞
zhōng nán shǎo shì kǔ jī pān, yǐ rù xiān shēng yī xiào jiān.
終南少室苦躋攀,已入先生一笑間。
bù xué liú ān biàn xiān qù, wū biān jǐn zì yǒu jiā shān.
不學劉安便仙去,屋邊盡自有佳山。
“屋邊盡自有佳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