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與漁蓑共釣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與漁蓑共釣舟”全詩
近城鷗鷺逢人慣,肯與漁蓑共釣舟。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少微樓》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微樓》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奈梅花爾許愁,
天寒孤倚夕陽樓。
近城鷗鷺逢人慣,
肯與漁蓑共釣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少微樓上的景象和心情。梅花雖然美麗,但它也帶來了憂愁。天寒的時候,孤獨地倚在夕陽樓上。靠近城市的地方,鷗鷺見人就不怕,它們習慣了與人相處。它們是否會和我一起去釣船呢?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方岳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獨特感悟。詩中以梅花為引子,表達了作者的愁緒。梅花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視為堅強、寂寞的象征,因為它在寒冷的冬季開放,獨自芬芳。作者通過梅花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憂愁和孤獨。
詩中的夕陽樓增添了一種冷寂的氛圍,呼應了梅花的憂愁情緒。夕陽樓是一個高處的觀景點,作者孤獨地倚在樓上,與周圍的景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景象進一步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近城的鷗鷺,它們習慣了與人相處。這種對比描寫表現了作者與周圍環境的疏離感。鷗鷺在城市附近自由自在地飛翔,而作者卻在樓上孤獨地倚立。詩中的漁蓑和釣舟象征著自由和安逸的生活,作者希望能夠與鷗鷺一樣,擺脫內心的憂愁和孤獨,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夕陽樓和鷗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憂愁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肯與漁蓑共釣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ǎo wēi lóu
少微樓
bù nài méi huā ěr xǔ chóu, tiān hán gū yǐ xī yáng lóu.
不奈梅花爾許愁,天寒孤倚夕陽樓。
jìn chéng ōu lù féng rén guàn, kěn yǔ yú suō gòng diào zhōu.
近城鷗鷺逢人慣,肯與漁蓑共釣舟。
“肯與漁蓑共釣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