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袍草色坐中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恩袍草色坐中明”全詩
數回地脈中興相,文動天象正奏名,詔墨泥香題得濕,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遲甚,曾向慈恩頂上行。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邵武宴進士致語口號》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邵武宴進士致語口號》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禮樂當年魯兩生,
一經科目共春城。
數回地脈中興相,
文動天象正奏名。
詔墨泥香題得濕,
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遲甚,
曾向慈恩頂上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邵武宴會上進士們致辭的情景。詩中提到了禮樂,指的是古代的禮儀音樂,它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魯兩生"指的是來自魯國(今山東)的兩位進士。"一經科目共春城"表達了他們一經考試合格,共同來到春城(指邵武)參加宴會的意思。"地脈中興相"是指大地的脈絡(地脈)連接著國家的興盛與衰敗,表達了對國家興盛的期望。"文動天象正奏名"表明文學的力量能夠引起天象的變化,也暗指作者的文學才華能夠聞名于世。"詔墨泥香題得濕,恩袍草色坐中明"描述了致辭者受到皇帝的賞識和恩寵,他們的墨跡濕潤了詔書,袍褂上的青草綠色更加鮮明。最后兩句"莫嫌老守衰遲甚,曾向慈恩頂上行"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守望和等待的堅持,雖然衰老,但曾經在皇帝的恩典下一直追求進取。
賞析:
這首詩詞以邵武宴會為背景,展現了進士們在宴會上受到皇帝嘉獎的情景。通過描繪進士們的境遇和感受,詩人表達了對國家興盛和文化榮耀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手法,如"地脈中興相"和"文動天象正奏名",將自然界的變化與國家命運和文學成就相聯系,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盛和個人成就的追求。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追求進取的執著和堅守,即使年事漸高,也曾在皇帝的恩典下努力向上。
整首詩詞氣勢恢弘,意境高遠,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個人榮耀的渴望。通過對進士們在邵武宴會上受寵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文化和學問的推崇,以及對國家興盛的期望。這首詩詞體現了宋代士人的崇尚文化和追求進取的精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對皇權的依賴和向往。
“恩袍草色坐中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wǔ yàn jìn shì zhì yǔ kǒu hào
邵武宴進士致語口號
lǐ yuè dāng nián lǔ liǎng shēng, yī jīng kē mù gòng chūn chéng.
禮樂當年魯兩生,一經科目共春城。
shù huí dì mài zhōng xīng xiāng, wén dòng tiān xiàng zhèng zòu míng,
數回地脈中興相,文動天象正奏名,
zhào mò ní xiāng tí dé shī, ēn páo cǎo sè zuò zhōng míng.
詔墨泥香題得濕,恩袍草色坐中明。
mò xián lǎo shǒu shuāi chí shén, céng xiàng cí ēn dǐng shàng xíng.
莫嫌老守衰遲甚,曾向慈恩頂上行。
“恩袍草色坐中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