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覺三賢跡已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覺三賢跡已陳”全詩
投分不論曾識面,此圖到手便情親。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題八士圖》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八士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八位士人風采春日俱佳,卻不知三位賢者的事跡已經陳述完畢。不論彼此曾經面對面地分辨出過誰是誰,拿到這幅畫作后就感到親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八位士人的圖畫,表達了詩人對于士人風采的贊美和對于古代賢者的懷念之情。詩人認為即使沒有親眼見過這些賢者,通過欣賞他們的畫像,也能感受到他們的親近和情感共鳴。
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對八位士人的描繪,表達了對士人風采的贊美。士人在古代中國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華受到人們的推崇。詩人將士人的風采與春日的美景相結合,形容他們的風采如同春天一般絢爛。
詩人在詩中提到了三位賢者,暗示著這幅畫作中可能描繪了古代的賢者形象。雖然詩人沒有親眼見過這些賢者,但他通過觀賞畫作,能夠感受到對他們的親近和共鳴。這表達了詩人對于古代賢者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同時也傳達了人們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欣賞的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士人風采與古代賢者的贊美和懷念之情,通過對畫作的欣賞,詩人將古代與現實、藝術與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
“未覺三賢跡已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bā shì tú
題八士圖
yǎ wén bā shì chūn jù xiù, wèi jué sān xián jī yǐ chén.
雅聞八士春俱秀,未覺三賢跡已陳。
tóu fēn bù lùn céng shí miàn, cǐ tú dào shǒu biàn qíng qīn.
投分不論曾識面,此圖到手便情親。
“未覺三賢跡已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