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壺元不隔人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仙壺元不隔人間”全詩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壺元不隔人間。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題趙漕小蓬萊》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趙漕小蓬萊》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夫曾到道家山,
太乙青藜夜叩關。
著作承明今付子,
仙壺元不隔人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方岳的一次登山經歷,并表達了他對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對傳道授業的心愿。
詩的開篇,“老夫曾到道家山”,表明了作者是一個年長的人,他已經有過一次到達道家山的經歷。這里的“道家山”指的是道家的修行之地,象征著追求長生不老和超越塵世的理想境界。
接下來的兩句,“太乙青藜夜叩關”,描繪了作者夜晚抵達山門的場景。這里的“太乙”指的是道家的高級修行法門,而“青藜”則象征著道家的修行者。作者夜晚到達山門,可能是為了避開塵世的喧囂和紛擾,更能專心修行。
接著,“著作承明今付子”,表達了作者將自己的著作托付給后人的意愿。這里的“承明”指的是傳承明道,將道家的智慧傳授給后代。作者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夠繼承并傳播道家的思想,使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一句,“仙壺元不隔人間”,表達了作者對道家修行的愿景。這里的“仙壺”指的是道家修行者的隱逸之地,也象征著超脫塵世的境界。作者希望修行者能夠超越人間的束縛,達到仙境般的境界。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登山經歷,表達了他對道家思想和修行境界的向往,同時表達了他將自己的智慧和心得傳承給后人的愿望。詩中運用了道家的象征意象,展現了一種追求高遠境界和超越塵世的理想情懷。
“仙壺元不隔人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ào cáo xiǎo péng lái
題趙漕小蓬萊
lǎo fū céng dào dào jiā shān, tài yǐ qīng lí yè kòu guān.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關。
zhù zuò chéng míng jīn fù zi, xiān hú yuán bù gé rén jiān.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壺元不隔人間。
“仙壺元不隔人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