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雙飛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得雙飛鴻”全詩
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宮。
書生故倦游,龐眉感秋蓬。
安得雙飛鴻,跨此萬里風。
下視渺塵土,毋與俗士逢。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與同幕集南樓再用韻》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同幕集南樓再用韻》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蓋臨邊城,
敵在吾目中。
古今一俯仰,
衰草迷隋宮。
這首詩以邊城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邊疆征戰時的情景和心境。"飛蓋臨邊城"形象地描繪了作者乘坐輕便的車輛來到邊城,準備與敵人對峙。"敵在吾目中"則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堅決斗志和自信心。通過對古今歷史的一瞥,作者深感光陰荏苒,人世變遷,"古今一俯仰"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思考。"衰草迷隋宮"則揭示了時光的無情,曾經輝煌的隋朝宮殿如今已經被繁茂的草木所掩蓋。
書生故倦游,
龐眉感秋蓬。
安得雙飛鴻,
跨此萬里風。
詩中出現的"書生"指的是作者自己,意味著他是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故倦游"則表達了作者對旅途勞累的疲憊感。"龐眉感秋蓬"描繪了秋天飄落的蓬草,與作者的心境產生共鳴,感嘆了人生的無常和不穩定。
"安得雙飛鴻,跨此萬里風"是詩中的高潮部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向往和渴望,希望像兩只飛翔的大雁一樣,跨越萬里的風景,超越平凡的塵世。
下視渺塵土,
毋與俗士逢。
最后兩句"下視渺塵土,毋與俗士逢"表達了作者的超然意態。作者俯瞰著塵世的喧囂和瑣碎,表明自己不愿與平凡的世人為伍。
這首詩通過描繪邊疆征戰和自己的心境,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思考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書生倦游和龐眉感秋蓬的表達,給人以深思和感慨。整首詩字字珠璣,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獨特見解,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安得雙飛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tóng mù jí nán lóu zài yòng yùn
與同幕集南樓再用韻
fēi gài lín biān chéng, dí zài wú mù zhōng.
飛蓋臨邊城,敵在吾目中。
gǔ jīn yī fǔ yǎng, shuāi cǎo mí suí gōng.
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宮。
shū shēng gù juàn yóu, páng méi gǎn qiū péng.
書生故倦游,龐眉感秋蓬。
ān dé shuāng fēi hóng, kuà cǐ wàn lǐ fēng.
安得雙飛鴻,跨此萬里風。
xià shì miǎo chén tǔ, wú yǔ sú shì féng.
下視渺塵土,毋與俗士逢。
“安得雙飛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