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葉雨宜鷗鷺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蘆葉雨宜鷗鷺看”全詩
醽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
萍化風老鱸魚夢,蘆葉雨宜鷗鷺看。
我欲與公天柱去,月明多處倚闌干。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梁粹中秋日雨》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梁粹中秋日雨》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中秋時節下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月亮和自然的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公常常不吝嗇地賜予月亮,
但每逢中秋卻常常下雨,
我獨自一人今夜沉醉,
梧桐樹仍然像去年的寒冬一樣凄涼。
浮萍在風中消失,老鱸魚在夢中溶化,
蘆葉雨下時更適合鷗鷺觀賞。
我想與你一起去到天柱山,
月亮明亮的地方,我們依靠著欄桿。
詩意和賞析:
《次韻梁粹中秋日雨》通過描繪中秋時節下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月亮和自然的情感,同時也展示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頭“天公不吝常時月,每到中秋苦作難”表達了天公賜予月亮的慷慨和詩人對月亮的贊美。然而,每逢中秋卻常常下雨,這使得觀賞月亮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也反映了人們對中秋佳節的期盼和失落。
詩的中間部分“醽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和對過去的思念。他獨自沉醉于夜晚,而梧桐樹依然凄涼,暗示了他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活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萍化風老鱸魚夢,蘆葉雨宜鷗鷺看”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以及鷗鷺在雨中觀賞蘆葉的美景。這些意象傳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以及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最后兩句“我欲與公天柱去,月明多處倚闌干”表達了詩人的愿望,他希望與他人一起前往天柱山,在明亮的地方靠著欄桿觀賞明亮的月亮。這表現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時光的向往,也暗示了對未來的希望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中秋下雨的景象,以及對月亮和自然的情感表達,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同時,詩中細膩的意象描繪和流暢的語言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蘆葉雨宜鷗鷺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áng cuì zhōng qiū rì yǔ
次韻梁粹中秋日雨
tiān gōng bù lìn cháng shí yuè, měi dào zhōng qiū kǔ zuò nán.
天公不吝常時月,每到中秋苦作難。
líng lù yòu gū jīn xī zuì, wú tóng réng shì qù nián hán.
醽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
píng huà fēng lǎo lú yú mèng, lú yè yǔ yí ōu lù kàn.
萍化風老鱸魚夢,蘆葉雨宜鷗鷺看。
wǒ yù yǔ gōng tiān zhù qù, yuè míng duō chù yǐ lán gān.
我欲與公天柱去,月明多處倚闌干。
“蘆葉雨宜鷗鷺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