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曾何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露曾何擇”全詩
但留根本在,終有發生時。
雨露曾何擇,山林未易移。
吾知勤抱甕,一任化工為。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澆花》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澆花》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澆灌花朵的寓意和詩人的感悟。
詩意:
這首詩以澆灌花朵的形象來比喻人生的成長與發展。詩人通過描述籬笆邊的花朵不依賴于別人,自己感受春天的寒冷,但始終保持根基,并在適當的時機發生生長的情景,表達了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意志。詩中還提到雨露的選擇和山林的穩固,暗示了外界環境和條件對個體的影響不可忽視,但是只有堅持勤奮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個人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花朵的成長過程,寓意深遠。詩中的花朵象征個體,它們不依賴外界條件,自主感受春天的寒冷,展現了一種獨立自主、自我管理的精神。詩人強調保持根基的重要性,意味著一個人要牢牢抓住自己的本質和底線,不被外部環境所動搖。詩中的雨露和山林象征外界的條件和環境,詩人認為它們是無法選擇和改變的,但是個體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來應對和適應。最后,詩人提到"勤抱甕,一任化工為",表達了個體要勤奮努力、不懈奮斗的意愿,即使遇到困難和挑戰,也要堅持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花朵的描繪,傳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個體努力奮斗的肯定。它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逆境時保持堅韌的品質,相信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堅持不懈地追求成長和進步。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外部環境和條件的客觀認識,提醒人們要在適應和改變自己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內在的穩固。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花朵的生長為喻,表達了詩人對個體努力奮斗和適應環境的理解和認可,同時也傳達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雨露曾何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huā
澆花
lí luò huā wú lài, chūn hán shǒu zì zhì.
籬落花無賴,春寒手自治。
dàn liú gēn běn zài, zhōng yǒu fā shēng shí.
但留根本在,終有發生時。
yǔ lù céng hé zé, shān lín wèi yì yí.
雨露曾何擇,山林未易移。
wú zhī qín bào wèng, yī rèn huà gōng wèi.
吾知勤抱甕,一任化工為。
“雨露曾何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