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舊與青山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廬舊與青山對”全詩
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幾黃昏。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林和靖墓》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林和靖墓》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結廬舊與青山對,
修竹蕭疏半不存。
惟有亭前古梅在,
暗香疏影幾黃昏。
詩意:
這座草廬與青山相對,
修竹凋零,幾乎不復存在。
唯有亭前古梅依然在,
在昏暗的黃昏中,散發著淡淡的芳香和稀疏的倩影。
賞析:
《林和靖墓》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蕭瑟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人事的反思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荒涼景象,通過對廬、竹、梅的描寫,傳達了歲月更替、人事易逝的主題。
詩人在開篇寫到"結廬舊與青山對",表達了詩人選擇修建廬舍在與青山相對的地方,暗示了他追求清雅、淡泊的生活態度。接著描繪修竹凋零的景象,傳遞了歲月流轉、光陰荏苒的感嘆。而"亭前古梅"則成為整首詩的亮點。雖然周圍的景物凋零,唯有這古梅依然存留,代表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堅持不懈的生命力。在黃昏時分,梅花的香氣和倩影仿佛隱約可見,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遺憾之感。
這首詩詞以簡短的文字喚起讀者對歲月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通過極簡的描寫,詩人傳達了淡泊名利、珍視歲月、獨立堅韌的生活態度。同時,通過對古梅的描述,也表達了對堅持和生命力的崇敬。整首詩以靜謐、沉思的情調,引導讀者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進行深入思考。
“結廬舊與青山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hé jìng mù
林和靖墓
jié lú jiù yǔ qīng shān duì, xiū zhú xiāo shū bàn bù cún.
結廬舊與青山對,修竹蕭疏半不存。
wéi yǒu tíng qián gǔ méi zài, àn xiāng shū yǐng jǐ huáng hūn.
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幾黃昏。
“結廬舊與青山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