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邊兩鬢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邊兩鬢秋”全詩
夕陽隨水去,春草泥人愁。
江上三年別,詩邊兩鬢秋。
折腰貧尚爾,天地一扁舟。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送別史僉》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別史僉》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二月寒如此,君胡不少留。
夕陽隨水去,春草泥人愁。
江上三年別,詩邊兩鬢秋。
折腰貧尚爾,天地一扁舟。
中文譯文:
寒冷的二月如此,君啊,為何不多留一會兒?
夕陽隨著水流逝去,春草傷人的愁苦。
江上別離已有三年,詩中的邊塞已有兩鬢的秋色。
身處貧困之中,仍折腰送行,這天地間只有一葉小舟。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方岳的《送別史僉》。詩人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愁緒。
首句描述了二月的寒冷,詩人詢問史僉為何不多留一會兒。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不舍之情,希望能夠多留一段時間與史僉相聚。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離別時的悲愁之情。夕陽隨著水流逝去,象征時間的流逝,而春草泥人則寓意著離別時的憂傷與痛苦。
接著,詩人描繪了距離別離已有三年的江上景象,詩中的邊塞已有兩鬢的秋色。這里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詩人的兩鬢已有些許的蒼老。這一句意味著詩人與史僉的離別已有相當長的時間,而歲月的流逝也使得離別的痛苦更加深刻。
最后兩句以貧困之身折腰送行,表達了詩人身處困境,但仍以一顆虔誠之心送行。天地間只有一葉小舟,則象征著詩人和史僉的分別,各自在各自的世界中漂泊。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離別之情,描繪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詩人的虔誠與無奈在其中交織,給人以深思和感傷之情。
“詩邊兩鬢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ié shǐ qiān
送別史僉
èr yuè hán rú cǐ, jūn hú bù shǎo liú.
二月寒如此,君胡不少留。
xī yáng suí shuǐ qù, chūn cǎo ní rén chóu.
夕陽隨水去,春草泥人愁。
jiāng shàng sān nián bié, shī biān liǎng bìn qiū.
江上三年別,詩邊兩鬢秋。
zhé yāo pín shàng ěr, tiān dì yī piān zhōu.
折腰貧尚爾,天地一扁舟。
“詩邊兩鬢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