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角吹霜月欲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角吹霜月欲斜”全詩
不知野竹滄江上,開到梅梢第幾花。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聞角》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角》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冬日景象,著重表達了作者在客居他鄉的寒冷孤寂中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聽到號角聲,殘月已斜遠,
天寒無可奈何,客思念家鄉。
不知在野竹間,滄江上幾朵梅花開。
詩意和賞析:
《聞角》通過對冬日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思鄉之情。詩中的號角聲和殘月斜掛,烘托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與作者的孤獨寒冷相呼應。天寒之下,作者無法回到故鄉,只能在客居他鄉的孤寂中思念家鄉。詩中的“野竹”和“滄江”則象征著他所在的陌生環境,而梅花則成為對故鄉的象征。作者不知道在野外的竹林和滄江之上,又有多少梅花開放。這種不知道的感覺增添了詩中的神秘和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展現了他在異地的孤獨和無奈,以及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鄉之情。它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冷寂而憂傷的冬夜。同時,通過對野竹、滄江和梅花的運用,詩中展示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未知的渴望。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沉的感受,引發讀者對故鄉、對家鄉情感的共鳴,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異鄉漂泊時的孤寂和思鄉之苦。
“殘角吹霜月欲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jiǎo
聞角
cán jiǎo chuī shuāng yuè yù xié, tiān hán wú nài kè sī jiā.
殘角吹霜月欲斜,天寒無奈客思家。
bù zhī yě zhú cāng jiāng shàng, kāi dào méi shāo dì jǐ huā.
不知野竹滄江上,開到梅梢第幾花。
“殘角吹霜月欲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