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經濟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無經濟意”全詩
十年場屋夢,何日道家山。
征棹江千里,雩壇月一間。
豈無經濟意,生世政多嘻。
分類: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次韻林同年》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林同年》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月半行李,與君荊蔞間。
十年場屋夢,何日道家山。
征棹江千里,雩壇月一間。
豈無經濟意,生世政多嘻。
詩意:
這首詩以歲月的流轉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道家理想的向往。詩人感慨時光如行李般匆匆而過,與友人相隔千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們曾共同生活在十年前的場屋中,那是他們的理想和夢想之地。然而,詩人卻思索著何時能夠實現道家的遠山理想。他想象著征棹江千里,只為能在雩壇下的一間小屋中與友人相聚。詩人認為這并非空洞而無意義的追求,而是與生活和世界的政治多事之間的一種調劑和嬉笑。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理想的思考。通過歲月的流逝和距離的遙遠,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并對道家理想的追求充滿期待。詩中描繪了征棹江千里的場景,表現了詩人對實現理想的決心和追求。詩人認為追求道家理想并非與現實脫節,而是對生活和世界的一種嬉笑和調劑。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背景下士人對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理想的追求。它以樸素的詞句表達了人們對友情和理想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詞中的自然景物和道家意象與人情思感相結合,賦予了詩詞深刻的內涵和哲理。這首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也是宋代文人士人對理想追求和對友情思念的真實寫照。
“豈無經濟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ín tóng nián
次韻林同年
suì yuè bàn xíng lǐ, yǔ jūn jīng lóu jiān.
歲月半行李,與君荊蔞間。
shí nián chǎng wū mèng, hé rì dào jiā shān.
十年場屋夢,何日道家山。
zhēng zhào jiāng qiān lǐ, yú tán yuè yī jiān.
征棹江千里,雩壇月一間。
qǐ wú jīng jì yì, shēng shì zhèng duō xī.
豈無經濟意,生世政多嘻。
“豈無經濟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