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卷阿駕半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巨石卷阿駕半天”全詩
水簾不卷四時雨,丹灶空凝萬古煙。
印石尚存烏利跡,問誰曾識紫姑仙。
我來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分類:
《西樵巖》李昴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樵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昴英。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樵巖》中文譯文:
巨石卷阿駕半天,
樵山風景豈虛傳。
水簾不卷四時雨,
丹灶空凝萬古煙。
印石尚存烏利跡,
問誰曾識紫姑仙。
我來游遍登云谷,
更借山僧半榻眠。
詩意和賞析:
《西樵巖》這首詩以山水景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頭寫道,“巨石卷阿駕半天”,描繪了高聳入云的巨石,給人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接著,“樵山風景豈虛傳”,表達了作者對樵山風景的贊嘆,認為這樣美麗的景色不會是虛假的傳聞,而是真實存在的。
接下來的兩句,“水簾不卷四時雨,丹灶空凝萬古煙”,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描繪了飛流直下的瀑布和冒出的煙霧。水簾不卷四時雨,意味著瀑布水幕在四季間不停地流淌,不受時間的限制;丹灶空凝萬古煙,描述了巖洞內的煙霧彌漫,給人一種悠久的歷史感。
然后,“印石尚存烏利跡,問誰曾識紫姑仙”,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作者提到巖上尚存有烏利(古代所用印章的一種)的痕跡,暗示了歷史的存在和傳承。同時,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問誰曾經認識過傳說中的紫姑仙,讓人聯想到神話傳說和仙境的存在。
最后兩句,“我來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作者表示自己游遍了云谷,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妙,同時向山中的僧人借宿,享受寧靜的生活。
整首詩以山水自然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歷史文化的存在,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對寧靜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巨石卷阿駕半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qiáo yán
西樵巖
jù shí juǎn ā jià bàn tiān, qiáo shān fēng jǐng qǐ xū chuán.
巨石卷阿駕半天,樵山風景豈虛傳。
shuǐ lián bù juǎn sì shí yǔ, dān zào kōng níng wàn gǔ yān.
水簾不卷四時雨,丹灶空凝萬古煙。
yìn shí shàng cún wū lì jī, wèn shuí céng shí zǐ gū xiān.
印石尚存烏利跡,問誰曾識紫姑仙。
wǒ lái yóu biàn dēng yún gǔ, gèng jiè shān sēng bàn tà mián.
我來游遍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巨石卷阿駕半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