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下征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路下征騑”全詩
凝情江月落,屬思嶺云飛。
會入司徒府,還邀周掾歸。
分類:
作者簡介(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書…代意之作》柳宗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書代意之作》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首詩,旨在回復郴州侍郎周二十二在衡江夜泊時收到的韶州信函。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丘瞻仰德行高尚,天路下韁繩前進。夢中歡喜近來得到令人賞識的事情,對方抱怨我的書信已經五年未向他寫信。心情凝重,當江邊的月亮落下時,我望著遠處的嶺云飄逸。我計劃拜訪司徒府,還邀請周掾一同歸來。
詩意:
這首詩是柳宗元酬答郴州侍郎周二十二的一封書信,表達了詩人對得到韶州書信的喜悅之情,并解釋了自己五年未回信的原因。詩人的心情在江邊的月亮落下時變得凝重,對遠處的嶺云飄逸產生了思緒,計劃拜訪司徒府并邀請周掾一同回家。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收到來信的喜悅和對過去五年未回信的歉意。詩人運用山丘瞻仰、天路韁繩等象征手法,表達了對得到信函的重視和期待。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對江月和嶺云的描繪,展示了自己內心的深思和沉思之情。最后,詩人表示自己計劃拜訪司徒府,并邀請周掾一同回家,展示了詩人團聚親友的愿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行云流水,意境清新,展示了柳宗元獨特的詩歌才華和感悟力。
“天路下征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zhōu èr shí èr zhàng chóu chēn zhōu shì láng héng jiāng yè pō dé sháo zhōu shū dài yì zhī zuò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書…代意之作
qiū shān yǎng dé yào, tiān lù xià zhēng fēi. mèng xǐ sān dāo jìn, shū xián wǔ zài wéi.
丘山仰德耀,天路下征騑.夢喜三刀近,書嫌五載違。
níng qíng jiāng yuè luò, shǔ sī lǐng yún fēi.
凝情江月落,屬思嶺云飛。
huì rù sī tú fǔ, hái yāo zhōu yuàn guī.
會入司徒府,還邀周掾歸。
“天路下征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