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缽有泉披草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洗缽有泉披草見”全詩
洗缽有泉披草見,入門無逕鑿巖開。
避人幽鳥毛生樣,守屋殘僧面死灰。
自是世閒心絕處,靈山無分莫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陳著)
《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陳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佛何為者占崔嵬,
引得騷朋蹈險來。
洗缽有泉披草見,
入門無逕鑿巖開。
避人幽鳥毛生樣,
守屋殘僧面死灰。
自是世閒心絕處,
靈山無分莫徘徊。
詩意:
這里所描述的是一個人游覽西山寺的場景。佛陀在崔嵬(一座高山)上占據了什么位置,卻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冒險前來。洗凈缽具的泉水清澈可見,穿過茂密的草叢,進入寺廟的門口并不直接,而是鑿開了一座巖石。躲避人群的幽靜鳥類羽毛變得凌亂,守在荒廢的佛殿里的僧侶面容黯淡如死灰。這個地方實際上是一個世俗世界的絕緣之地,靈山上沒有世間的煩惱可以困擾人們。
賞析:
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游覽西山寺的景色,并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禪境的意境。詩人通過描述佛陀在崔嵬上的位置,表達了人們對佛教的追求和崇拜。文人墨客們為了追尋佛法的真諦,不惜踏足險地,來到這個僻靜的地方。洗缽有泉的描寫,展現了清凈的境界,而鑿巖而開的門則象征著進入佛法的門徑并非易事。詩中的幽鳥和殘僧則反映出這個隱秘之地的寧靜和與世隔絕的狀態。最后兩句表達了這個地方是一個避世的所在,沒有世間的紛擾和煩憂,是一個可以找到內心寧靜的靈山。整首詩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在追求心靈凈化和安寧時所遭遇的艱難和迷茫,以及找到慰藉的可能性。
“洗缽有泉披草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mèng yì yóu xī shān sì
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
fú hé wéi zhě zhàn cuī wéi, yǐn de sāo péng dǎo xiǎn lái.
佛何為者占崔嵬,引得騷朋蹈險來。
xǐ bō yǒu quán pī cǎo jiàn, rù mén wú jìng záo yán kāi.
洗缽有泉披草見,入門無逕鑿巖開。
bì rén yōu niǎo máo shēng yàng, shǒu wū cán sēng miàn sǐ huī.
避人幽鳥毛生樣,守屋殘僧面死灰。
zì shì shì xián xīn jué chù, líng shān wú fēn mò pái huái.
自是世閒心絕處,靈山無分莫徘徊。
“洗缽有泉披草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