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堂上獨靈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今堂上獨靈椿”全詩
兩歲讀書未離乳,書罷尋乳猶歸家。
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
只今堂上獨靈椿,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來忽夢如兒年,阿保攜抱慈母憐。
人生安得常童顛,只作嬰兒啼母前。
分類:
《夢保母如兒時》姚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保母如兒時》是宋代姚勉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詩人回憶自己兒時的情景,以及對母愛的思念和向往。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夢保母如兒時
憶昔兒時衣百花,
阿母扶我上戲車。
兩歲讀書未離乳,
書罷尋乳猶歸家。
年方十三失阿保,
弱冠慈母仙去早。
只今堂上獨靈椿,
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來忽夢如兒年,
阿保攜抱慈母憐。
人生安得常童顛,
只作嬰兒啼母前。
譯文:
回憶起兒時,我穿著五彩斑斕的衣裳,
母親扶我上戲車。
兩歲時就開始讀書,但還依賴母乳,
讀書一結束就尋找乳房,急切地回家。
十三歲時,失去了保姆,
年紀輕輕,慈愛的母親早已仙去。
現在家里只剩下我一個人,
想起當年庭院里的庭萱,唯有露水濕潤草地。
夜晚里突然夢見自己還是個孩子,
保姆攜著我,慈愛地憐視著我。
人生能否常常像童年一樣天真爛漫,
只能在母親面前才能成為嬰孩哭泣。
詩意:
這首詩以兒時的回憶為主線,表達了對童年時光和母愛的懷念之情。詩人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穿著美麗的衣裳,母親扶著他上戲車的情景,以及在讀書之余尋找母乳的情景。詩人年方十三時,失去了保姆,母親也早逝,如今家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回憶起家中庭院里的庭萱之景,令他倍感孤獨。然而,在夢中,詩人又突然回到了兒時,保姆攜著他,母親滿懷慈愛地照料著他,這使他體驗到了兒時的快樂和溫暖。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童年時光和母愛永遠珍藏的愿望,希望人生能夠常常保持童心,只在母親面前成為嬰兒般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兒時的場景和情感。通過對兒時時光的回憶,詩人表達了對母愛的深深思念和向往,展現了兒時的天真、溫暖和依賴。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童年的歡樂與長大后的失落形成鮮明對照,突出了母愛在詩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最后兩句“人生安得常童顛,只作嬰兒啼母前”,表達了詩人對童年時光和母愛的渴望,希望能夠永遠保持童心和對母親的依賴,這是一種對純真、無憂無慮時光的向往和對母愛的珍視。
這首詩表達了家庭情感和親情的主題,通過兒時的回憶和夢境的幻想,詩人喚起了讀者對童年的共鳴和對母愛的感慨。詩中的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溫暖和感動。它讓人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思考親情的珍貴和母愛的無私奉獻,使人們更加珍惜眼前的親人和幸福的時光。
“只今堂上獨靈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bǎo mǔ rú ér shí
夢保母如兒時
yì xī ér shí yī bǎi huā, ā mǔ fú wǒ shàng xì chē.
憶昔兒時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戲車。
liǎng suì dú shū wèi lí rǔ, shū bà xún rǔ yóu guī jiā.
兩歲讀書未離乳,書罷尋乳猶歸家。
nián fāng shí sān shī ā bǎo, ruò guàn cí mǔ xiān qù zǎo.
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
zhǐ jīn táng shàng dú líng chūn, niàn jí tíng xuān yuàn lù cǎo.
只今堂上獨靈椿,念及庭萱怨露草。
yè lái hū mèng rú ér nián, ā bǎo xié bào cí mǔ lián.
夜來忽夢如兒年,阿保攜抱慈母憐。
rén shēng ān dé cháng tóng diān, zhǐ zuò yīng ér tí mǔ qián.
人生安得常童顛,只作嬰兒啼母前。
“只今堂上獨靈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