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表月明風露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華表月明風露寒”全詩
夜深飛上云霄去,華表月明風露寒。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失鶴》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鶴》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頂上新成九轉丹,
銜花日日到詩壇。
夜深飛上云霄去,
華表月明風露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只鶴的形象,它身上冠蓋著鮮艷的羽毛,飛行的姿態如同九轉丹爐一般華麗。每天都會飛到詩壇上,口銜美麗的花朵。當夜深人靜時,它飛向云霄之上。在月明的夜晚,它翱翔于華表之上,能感受到清風和露水的寒涼。
賞析:
這首詩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一只華麗的鶴的形象。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鳥之一,象征著高潔、靈性和長壽。詩中的鶴有著九轉丹的華麗,頂上的新成九轉丹暗示著它具備了超凡的靈性和美麗。它每天都會飛到詩壇上,象征著詩人對于文學創作的追求和致力。夜深之時,鶴飛上云霄,展現了它的高飛遠翔的姿態。在華表之上,它在月明之夜中翱翔,風露的寒涼感受著它的身心。
這首詩通過描繪鶴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于高潔、靈性和追求的向往。它通過對自然界中鶴的形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自由翱翔的渴望。整首詩以婉約的語言描繪了鶴的形象,給人一種唯美、高雅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對自然界的景觀和神韻的贊美。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展示了典型的山水田園意境,體現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對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懷的追求。
“華表月明風露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hè
失鶴
dǐng shàng xīn chéng jiǔ zhuàn dān, xián huā rì rì dào shī tán.
頂上新成九轉丹,銜花日日到詩壇。
yè shēn fēi shàng yún xiāo qù, huá biǎo yuè míng fēng lù hán.
夜深飛上云霄去,華表月明風露寒。
“華表月明風露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