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深無月鬼神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廊深無月鬼神過”全詩
松木已逾千歲壽,香煙知化幾爐灰。
廊深無月鬼神過,殿古有云風雨來。
曲曲幾溪春水落,子陵灘下復東回。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謁烏龍廟》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烏龍廟》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座烏龍廟的景象,通過描寫廟宇的破敗、荒涼景象展現了歲月流轉的無情和人事易逝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斷碑猶紀唐時事,
山氣陰沉暗綠苔。
松木已逾千歲壽,
香煙知化幾爐灰。
廊深無月鬼神過,
殿古有云風雨來。
曲曲幾溪春水落,
子陵灘下復東回。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謁烏龍廟》以烏龍廟為背景,以廟宇的破敗景象為線索,表達了歲月荏苒、事物易逝的主題。首句"斷碑猶紀唐時事",揭示了烏龍廟中一塊斷裂的碑石仍然記錄著唐代的歷史,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接著,詩人描繪了廟宇的景象,山氣陰沉,暗綠的苔蘚覆蓋著廟宇的石塊,表現出一種荒涼和寂寞的氛圍。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廟中的松木、香煙、云風雨和春水等景象,進一步強調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易逝。松木已經活了千年,表明了時間的長久流逝,香煙化作幾爐灰,象征著人事的消逝。詩中還提到了廊深無月,暗示了廟宇的幽深和神秘感,殿宇古老,有云風雨來,彰顯了歲月對廟宇的侵蝕。最后的幾溪春水落,子陵灘下復東回,以水流的形象象征著歲月的流轉,人事的變遷。
整首詩意境幽深,通過描繪廟宇的荒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思考。詩中的烏龍廟成為了歲月的見證,而其中的破敗景象則呼應了人事的無常。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廟宇的描繪,詩人以凄涼的筆觸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
“廊深無月鬼神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wū lóng miào
謁烏龍廟
duàn bēi yóu jì táng shí shì, shān qì yīn chén àn lǜ tái.
斷碑猶紀唐時事,山氣陰沉暗綠苔。
sōng mù yǐ yú qiān suì shòu, xiāng yān zhī huà jǐ lú huī.
松木已逾千歲壽,香煙知化幾爐灰。
láng shēn wú yuè guǐ shén guò, diàn gǔ yǒu yún fēng yǔ lái.
廊深無月鬼神過,殿古有云風雨來。
qū qū jǐ xī chūn shuǐ luò, zǐ líng tān xià fù dōng huí.
曲曲幾溪春水落,子陵灘下復東回。
“廊深無月鬼神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