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外久無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祖外久無僧”全詩
教中初有記,祖外久無僧。
身被山河衲,心懸日月燈。
南湖雨華座,十載復誰登。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贈佛光法師》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佛光法師》是宋代陳允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佛光法師的形象和修行境地,同時表達了對佛法的崇敬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竺寺王城近,
金門講大乘。
教中初有記,
祖外久無僧。
身被山河衲,
心懸日月燈。
南湖雨華座,
十載復誰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開頭寫道,佛光法師所在的竺寺離王城很近,金門上講授著大乘佛法。接著詩人提到,在佛教的教誨中,初次有了記載,而在佛教教派之外已經很久沒有僧侶了。這里通過對佛教教派的歷史和僧侶的稀少來凸顯佛光法師的重要性和珍貴性。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佛光法師的身心狀態。他身著粗糙的僧袍,將自己的身體與山川自然融為一體,內心則托著日月燈,意味著他內心的智慧和慈悲如同照亮世間的太陽和月亮。這種描寫表達了佛光法師與世界的融合,以及他內心的明亮和高尚。
最后兩句寫道佛光法師坐在南湖雨華座上,而詩人問道,已經過去了十年,又有誰能夠登上這座高座呢?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佛光法師修行成果和地位的敬仰,也表達了對佛法傳承的思考和擔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寫了佛光法師的形象和修行狀態,展現了佛法的崇高和珍貴,同時也表達了對佛法傳承和佛教僧侶的關切。
“祖外久無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fó guāng fǎ shī
贈佛光法師
zhú sì wáng chéng jìn, jīn mén jiǎng dà chéng.
竺寺王城近,金門講大乘。
jiào zhōng chū yǒu jì, zǔ wài jiǔ wú sēng.
教中初有記,祖外久無僧。
shēn bèi shān hé nà, xīn xuán rì yuè dēng.
身被山河衲,心懸日月燈。
nán hú yǔ huá zuò, shí zài fù shuí dēng.
南湖雨華座,十載復誰登。
“祖外久無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