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凌霄結紫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薜荔凌霄結紫煙”全詩
何處鶴聲驚夢醒,一雙飛起茯苓仙。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盤陀》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盤陀》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盤陀石上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從盤陀石上看到松樹在安靜地沉睡,
薜荔攀爬到云霄,交織成紫色的煙。
不知從何處傳來一聲鶴鳴,驚醒了夢中的人,
一對鶴鳥飛起,化為仙鳥飛翔。
詩意和賞析:
《盤陀》以寫景的方式展示了盤陀石上的景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世界。盤陀石是一種具有獨特形狀的奇石,被人們用來觀賞和品味。詩人將目光投向盤陀石,看到了一幅奇妙的景色。
在詩中,松樹被描繪成沉睡的樣子,給人一種寧靜和安寧的感覺。薜荔攀爬到云霄,形成了紫色的煙,給人以神秘而夢幻的感覺。這些景象與盤陀石的形狀和紋理相互襯托,呈現出一種奇特的美感。
而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一聲鶴鳴驚醒了夢中的人。鶴是中國文化中的祥瑞之獸,象征著祥和、長壽和仙境。詩中的鶴聲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俗的氛圍,仿佛置身于神仙的世界中。
最后,詩人描述了一對鶴鳥飛起,化為仙鳥飛翔的景象。這里的茯苓仙指的是神話傳說中的仙鳥,象征著美好和神奇。這一景象使詩人的意境更加升華,給人以超越現實的感悟。
整首詩以其奇特的景象和神秘的詩意,展示了陳允平獨特的藝術表達。通過描繪盤陀石上的景象,詩人引發讀者的遐想和想象,使讀者在詩意的世界中感受到寧靜、神秘和超脫塵俗的美感。
“薜荔凌霄結紫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án tuó
盤陀
pán tuó shí shàng kàn sōng mián, bì lì líng xiāo jié zǐ yān.
盤陀石上看松眠,薜荔凌霄結紫煙。
hé chǔ hè shēng jīng mèng xǐng, yī shuāng fēi qǐ fú líng xiān.
何處鶴聲驚夢醒,一雙飛起茯苓仙。
“薜荔凌霄結紫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