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花白女蘿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凌霄花白女蘿青”全詩
無朝無暮云煙起,時有人來采茯苓。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伍煉士松隱居》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伍煉士松隱居》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居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譯文:
樹頂上的危巢墜落鶴翎,
高山上的花朵白色女蘿蔓青。
在這里沒有早晨和晚上的區分,
云煙時而升起,有人來采集茯苓。
詩意:
《伍煉士松隱居》通過對山居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寧靜而自然的生活狀態。詩中的危巢、鶴翎、白色女蘿以及茯苓等意象,代表著山間的生靈與自然之美。詩人通過描述山居中的自然景觀,強調了與大自然的融合與共生,表達了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伍煉士松隱居》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山居景象。詩人通過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山林世界。詩中的樹頂危巢和凌霄花白女蘿等景物,將讀者的視線投射到山間的自然景觀,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
詩中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生活態度,沒有了時間的劃分,只有云煙時而升騰,人們偶爾前來采集茯苓。這種描繪方式使得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意境,呈現出山居生活的平和與愜意。
通過《伍煉士松隱居》,詩人陳允平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懷相結合,展現了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以其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與寧靜,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返璞歸真、追求內心寧靜的思考。
“凌霄花白女蘿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liàn shì sōng yǐn jū
伍煉士松隱居
shù dǐng wēi cháo duò hè líng, líng xiāo huā bái nǚ luó qīng.
樹頂危巢墮鶴翎,凌霄花白女蘿青。
wú cháo wú mù yún yān qǐ, shí yǒu rén lái cǎi fú líng.
無朝無暮云煙起,時有人來采茯苓。
“凌霄花白女蘿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