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風雨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窗風雨寒”全詩
自憐清影獨,誰識寸心丹。
草長花猶在,香銷淚不干。
海棠貪睡去,惆悵五更殘。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對燭》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燭》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然想起了巴山的夜晚,西窗外風雨寒冷。
自憐我清秀的身影孤獨無依,誰能真正理解我內心的痛苦。
草長花依然綻放,香氣散去淚水卻未干。
海棠花貪睡地離去,我感到無盡憂愁在五更時分仍然存在。
詩意:
《對燭》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間的對比來表達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之情。詩中描繪了夜晚的巴山,窗外的風雨寒冷,詩人獨自一人,清秀的身影孤立無助。詩人自憐自己的清瘦之軀,但又感嘆無人理解他內心的真實感受。盡管自然界的萬物依然生長和盛開,但詩人的心情卻未能得到寬慰,他的眼淚還未干,海棠花也昏昏欲睡,詩人感到無盡的憂愁在五更時分仍然殘留。
賞析:
《對燭》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詞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詩人的自憐和無人理解的心情,與草木的生長和花朵的綻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傷感。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傳遞出深深的思考和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能夠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憂傷和孤獨,思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西窗風雨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zhú
對燭
hū yì bā shān yè, xī chuāng fēng yǔ hán.
忽憶巴山夜,西窗風雨寒。
zì lián qīng yǐng dú, shuí shí cùn xīn dān.
自憐清影獨,誰識寸心丹。
cǎo zhǎng huā yóu zài, xiāng xiāo lèi bù gàn.
草長花猶在,香銷淚不干。
hǎi táng tān shuì qù, chóu chàng wǔ gēng cán.
海棠貪睡去,惆悵五更殘。
“西窗風雨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