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紅香半綠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是紅香半綠苔”全詩
樂事每從忙里過,好花偏向雨中開。
慣貧可使居無竹,高隱共忻山有萊。
投老田廬今日倦,不才多病兩悠哉。
分類:
《春日雜興》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雜興》是宋代詩人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雜感
幽溪幾日不曾來,
長時間未曾來到幽深的溪谷,
半是紅香半綠苔。
溪谷中一半是盛開的花朵,一半是長滿綠苔的石頭。
樂事每從忙里過,
歡樂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
好花偏向雨中開。
美好的花朵偏偏選擇在雨中綻放。
慣貧可使居無竹,
習慣貧困使我無法擁有竹子,
高隱共忻山有萊。
崇尚隱居的人們在高山上擁有自己的萊田。
投老田廬今日倦,
我投靠在老朋友的農舍中,今天感到疲倦,
不才多病兩悠哉。
我這無才之人多有疾病,生活頗為悠哉。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線,展現了胡仲弓對自然的感悟和個人的心境。詩人首先描述了久違的幽溪,表達了他長時間未能親近自然的思念之情。接著,他描繪了溪谷中紅花和綠苔的對比,通過色彩的鮮明對比展現了大自然的豐富多樣性。
詩人隨后轉向人生,運用對比手法,將忙碌的時光與短暫的愉悅相對照,表達了人生中美好時光的短暫而有限。他進一步將花朵開放在雨中與自己生活中的困境相對應,暗示了美好與困苦并存的現實。
在詩的后半部分,胡仲弓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習慣以及對隱居山野生活的向往。他認為習慣了貧困的生活使他無法擁有富裕的物質,而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則暗示了對自然與寧靜的追求。
最后,詩人寫道自己投奔老朋友的農舍中,感到疲倦而身體不佳。這種倦意和疾病與整首詩營造的淡然情境相呼應,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對身體健康的珍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胡仲弓以淡泊、閑適的心態面對世事,表達了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繁忙世界的反思。
“半是紅香半綠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zá xìng
春日雜興
yōu xī jǐ rì bù céng lái, bàn shì hóng xiāng bàn lǜ tái.
幽溪幾日不曾來,半是紅香半綠苔。
lè shì měi cóng máng lǐ guò, hǎo huā piān xiàng yǔ zhōng kāi.
樂事每從忙里過,好花偏向雨中開。
guàn pín kě shǐ jū wú zhú, gāo yǐn gòng xīn shān yǒu lái.
慣貧可使居無竹,高隱共忻山有萊。
tóu lǎo tián lú jīn rì juàn, bù cái duō bìng liǎng yōu zāi.
投老田廬今日倦,不才多病兩悠哉。
“半是紅香半綠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