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欲取民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徒欲取民信”全詩
徒欲取民信,疑心隨解瓦。
罔民適自欺,何以刑天下。
四維已滅亡,命脈存已寡。
焚書火咸陽,斯言信非假。
分類:
《感古十首》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古十首》是宋代胡仲弓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歷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抒發了作者對權謀和統治者的深思與憂慮。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商君金徙木,
趙高鹿為馬。
徒欲取民信,
疑心隨解瓦。
在商君改革時期,權臣趙高將鑄造的金像代替實際的君主,趙高還將鹿裝扮成馬,欺騙百姓。統治者追求民眾的信任,卻經常懷疑百姓,這種懷疑和猜忌就像瓦解一樣。
罔民適自欺,
何以刑天下。
四維已滅亡,
命脈存已寡。
當統治者不顧民眾的利益,只為自己的私利而欺騙百姓時,如何能夠治理好整個國家?當四方的支持和信任已經破滅,國家的命脈也變得稀薄。
焚書火咸陽,
斯言信非假。
歷史上,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毀了大量古代文獻,這些事實被人們所熟知。這里指出,關于統治者行為的描述是真實的,不是虛構的。
這首詩通過歷史上的一些典故和事件,表達了胡仲弓對權謀和統治者的憂慮和思考。作者以明憂暗喻的手法,反映了歷史上的不同統治者對百姓的欺騙和猜忌,以及統治者自私權謀的危害。這首詩詞通過反思歷史,提醒人們保持對權力的警惕,并呼吁統治者用正確的方式來治理國家,關注民生,以實現和諧穩定的社會。
“徒欲取民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gǔ shí shǒu
感古十首
shāng jūn jīn xǐ mù, zhào gāo lù wèi mǎ.
商君金徙木,趙高鹿為馬。
tú yù qǔ mín xìn, yí xīn suí jiě wǎ.
徒欲取民信,疑心隨解瓦。
wǎng mín shì zì qī, hé yǐ xíng tiān xià.
罔民適自欺,何以刑天下。
sì wéi yǐ miè wáng, mìng mài cún yǐ guǎ.
四維已滅亡,命脈存已寡。
fén shū huǒ xián yáng, sī yán xìn fēi jiǎ.
焚書火咸陽,斯言信非假。
“徒欲取民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