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空鳷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觀空鳷鵲”全詩
山河多改變,今古幾興亡。
有觀空鳷鵲。
無臺棲鳳凰。
當年足歌舞,不擬是偏方。
分類:
《金陵》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金陵》
朝代:宋代
作者:胡仲弓
中文譯文:
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陽。
山河多改變,今古幾興亡。
有觀空鳷鵲,無臺棲鳳凰。
當年足歌舞,不擬是偏方。
詩意:
《金陵》是宋代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述金陵(現在的南京)的變遷,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歷史滄桑的思考。詩中描繪了金陵的景色與傳說,以及古今興衰的變化,暗示了人事無常、歷史更迭的主題。
賞析:
這首詩以金陵為背景,通過對景觀的描繪和隱喻的手法,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的感慨。首句“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陽”,以新亭路為象征,暗示金陵的繁華和與洛陽相媲美的地位,但也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歷史的變遷。接著,“山河多改變,今古幾興亡”,表達了金陵的山河滄桑和歷史的更迭,強調了興衰無常的現實。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空鳷鵲和臺棲鳳凰來展示金陵的變遷。空鳷鵲象征著空虛和失去,暗示金陵曾經輝煌的過去已消逝,而臺棲鳳凰則象征著榮耀和美好,暗示著金陵有可能再度崛起。這種對比與轉換突出了歷史的更迭和變化無常的主題。
最后兩句“當年足歌舞,不擬是偏方”,表達了對金陵昔日繁榮的回憶,但也透露出作者對過去的懷念不再是現實,暗示了時間的無情流逝和歷史的不可逆轉。
總的來說,胡仲弓通過《金陵》這首詩表達了對金陵歷史興衰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以及對曾經輝煌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既描繪了金陵的景色與傳說,又通過隱喻的手法傳遞了深刻的哲理和詩意。
“有觀空鳷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líng
金陵
yǎn mù xīn tíng lù, rén yán shì luò yáng.
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陽。
shān hé duō gǎi biàn, jīn gǔ jǐ xīng wáng.
山河多改變,今古幾興亡。
yǒu guān kōng zhī què.
有觀空鳷鵲。
wú tái qī fèng huáng.
無臺棲鳳凰。
dāng nián zú gē wǔ, bù nǐ shì piān fāng.
當年足歌舞,不擬是偏方。
“有觀空鳷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