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敗野藤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壁敗野藤穿”全詩
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
堂虛遺像暗,壁敗野藤穿。
坐座空塵積,無人來叩禪。
分類:
《題清泉院》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清泉院》是宋代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泉院中,住著一位孤僧,宛如一根枯木,他的居所遠離人煙。山中有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寺廟,因為寺內有一股清泉而得名。寺廟的正堂空蕩蕩的,遺留下來的佛像暗淡無光,墻上的壁畫已經被野藤破壞穿透。佛壇上的座墊上積滿了塵土,已經很久沒有人來敲打禪鐘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清幽寧靜的山間寺廟,以及一位孤獨修行的僧侶的生活狀況,傳達出一種深沉的詩意。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寺廟的荒涼和孤僧的寂寞。詩人通過對寺廟的描寫,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寺廟的衰敗,表達了對佛教寺院的景象的關注和思考。孤僧如同一株槁木,與世隔絕,居處深山,遠離人煙,強調了他的孤獨和超脫塵世的修行狀態。
詩中的清泉是整首詩的中心形象,它是寺廟得名的來源,也是與寺廟相對應的一個自然景觀。清泉所代表的,是一種清新、純潔和寧靜的心境。詩人以清泉和寺廟作為對比,通過墻壁上藤蔓的破壞和佛像的暗淡,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寺廟衰敗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荒涼的寺廟景象,以及孤僧的寂寞生活,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物質世界的反思。
整首詩詞使用了簡練的語言和清新的意象,通過對寺廟和孤僧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沉而寂寥的意蘊。詩人通過寺廟的衰敗和孤僧的寂寞,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禪修境界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和宇宙的沉思。
“壁敗野藤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qīng quán yuàn
題清泉院
gū sēng rú gǎo mù, zhù chù yuǎn rén yān.
孤僧如槁木,住處遠人煙。
shān yǒu qiān nián sì, míng yīn yī pài quán.
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
táng xū yí xiàng àn, bì bài yě téng chuān.
堂虛遺像暗,壁敗野藤穿。
zuò zuò kōng chén jī, wú rén lái kòu chán.
坐座空塵積,無人來叩禪。
“壁敗野藤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