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過處青山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云過處青山濕”全詩
行云過處青山濕,野水明邊白鳥閒。
捫虱有人談古道,揮蠅無路透禪關。
杖藜獨背西風去,偶見蒼官亦厚顏。
分類:
《訪枯崖不遇》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枯崖不遇》是宋代詩人胡仲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踏破苔蘚斑駁的門前,尋覓黎明的辛勞卻一無所獲。行云掠過時,青山濕潤,野水邊明亮,白鳥自在徜徉。詩中有人在談論古道,捕捉虱子;也有人揮動蠅拍,卻無法穿透禪關。詩人背著拄杖,獨自踏著西風遠去,偶然遇見官員,雖然自知無望,卻依然不畏懼,面不改色。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胡仲弓的思考和心境。詩人的行腳之旅是一種孤獨而苦澀的追尋,他在枯崖中尋覓曙光,卻只得到了空虛和失望。詩中的青山、野水和白鳥形成了詩意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迷茫。
詩中描繪了兩種不同的境遇,一方面是捕捉虱子、談論古道的人,他們沉浸于瑣碎的世俗中,無法超脫禪宗的境界;另一方面是揮動蠅拍的人,他們試圖擺脫瑣事,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卻無法突破困擾他們的束縛。
整首詩以胡仲弓獨自背著拄杖,迎著西風離去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無論遇到何種困境,都能坦然面對,勇敢前行的精神。這種堅毅和不畏艱險的態度使得詩人在逆境中保持了自己的尊嚴和追求。
《訪枯崖不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行為的刻畫,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追求和苦難的思考。詩人的孤獨和堅毅傳達出一種深刻的哲理意味,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和追求的思考。
“行云過處青山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kū yá bù yù
訪枯崖不遇
tà pò mén qián tái xiǎn bān, xún xī bù zhí zhǐ kōng hái.
踏破門前苔蘚斑,尋曦不值只空還。
xíng yún guò chù qīng shān shī, yě shuǐ míng biān bái niǎo xián.
行云過處青山濕,野水明邊白鳥閒。
mén shī yǒu rén tán gǔ dào, huī yíng wú lù tòu chán guān.
捫虱有人談古道,揮蠅無路透禪關。
zhàng lí dú bèi xī fēng qù, ǒu jiàn cāng guān yì hòu yán.
杖藜獨背西風去,偶見蒼官亦厚顏。
“行云過處青山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